一、預備犯罪判刑規定是怎樣的
預備犯罪一般成立的是預備犯,根據《刑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成立預備犯的也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對預備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但要注意,這里規定的是“可以”,而并非是“應當”。所以,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應當結合具體情況,可以對預備犯從寬處罰,當然也可以不予從寬處罰。
1、在使用罪名時,應在罪名后加括弧標明預備形態問題,如“搶劫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態也應如此,如搶劫罪(未遂)、搶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贅述。
2、對預備犯原則上應予以從寬處罰。但是刑法對預備犯規定的處罰原則是得減主義。即審判人員可以予以從寬處罰,也可以不予從寬處罰。此外,對既遂犯是予以從輕處罰,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也由審判人員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3、應注意犯罪預備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犯罪預備的成立以犯罪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為前提,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情況的,應依法不認為是犯罪。
二、犯罪預備的行為有哪幾種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的行為:
(1)準備用以殺傷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
(2)準備用以排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的,如準備斧頭砸門,準備鋸錯撬鎖等;
(3)準備用以到達或逃離現場的交通工具的;
(4)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準備翻墻用的梯子。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創造其它便利條件的行為:
(1)事先踩點,調查犯罪現場,調查被害人行蹤等;
(2)到達現場等候被害人的到來;
(3)勾結、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現實生活中,犯罪預備行為并不限于上述幾種。
綜上所述,對于預備犯罪的判刑是否從輕或者免除處罰是從可以上來理解的,并不是應當,所以如果預備犯罪過程情節比較嚴重的,一般也是不會免除處罰的,行為人也應當承擔自己相應的刑事責任。
預備犯罪的處罰是怎樣的
刑法預備犯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哪些行為屬于預備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處罰
2021-02-06懷孕離婚可以要求離婚賠償嗎
2021-03-22買賣合同違約應起訴誰
2020-11-14冒用他人護照出國境如何處罰
2020-11-30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