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關于非法集資規定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或者數額在20萬元以上,或者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即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主要有哪些?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夜成富翁”的神話。
暴利引誘,是所有詐騙犯罪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往往許諾投資者以獎勵、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有些回報率甚至高達幾百倍。為了騙取更多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開始是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東墻補西墻,用后集資人的錢兌付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一些群眾在急切求富和盲目從眾心理的支配下,缺乏理性,對不法分子虛擬的高額回報深信不疑,幻想“一夜暴富”,草率甚至是盲目地傾其所有。還有的自己受騙后又去欺騙別人,希望通過騙人來彌補自己損失,結果越陷越深。
2、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將群眾騙入泥潭。
不法分子有的以種植仙人掌、螺旋藻,蘆薈、火龍果、冬蟲夏草,養殖螞蟻、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義,騙取群眾資金;有的以開發所謂高新技術產品為名吸收公眾存款;有的編造植樹造林、集資建房等虛假項目,騙取群眾“投資入股”;有的以商鋪返租等方式,承諾高額固定收益,吸收公眾存款。
3、混淆投資理財概念,讓群眾在眼花繚亂的新名詞前失去判斷。
不法分子有的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絡炒匯等新的名詞迷惑群眾,假稱為新的投資工具或金融產品;有的利用專賣、代理、加盟連鎖、消費增值返利、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為幌子,欺騙群眾投資。
4、裝點門面,用合法的外衣裝或名人效應騙取群眾信任。
為給犯罪活動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辦理完備的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以實際經營活動掩蓋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采取在豪華寫字樓租賃辦公地點,聘請名人作廣告等加大宣傳,騙取群眾的信任。有的利用曾是信貸員人頭熟、關系多等身份優勢騙取群眾信任。
關于非法集資方面的文件是非常的詳細的,因為非法集資的犯罪手段和破壞力與日俱增,新型的非法集資主要是通過某些軟件平臺在肆無忌憚的集資詐騙。很多非法集資的犯罪嫌疑人能通過這種方法賺的盆滿缽滿,還是利用了受害者一夜暴富的心態。
非法集資刑事附帶民事還款協議可以嗎?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非法集資二審辯護詞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暫時喪失意識后造成他人損害的,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4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