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助未遂成立幫助犯嗎?
幫助未遂成立幫助犯,至于如何進行處罰它是要根據是否造成后果來進行確定。構成犯罪的,對犯罪予以幫助的,一般構成共犯,即使是未遂,也構成犯罪。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幫助犯在共同犯罪中是屬于從犯,如果犯罪未遂的,從犯可能會免于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幫助犯未遂是共犯嗎?
幫助行為并非犯罪構成要件行為,而是從屬于實行行為,其刑事責任的范圍與實行犯實旌的犯罪密切相關。對非實行犯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限度作了探討,認為“共同犯罪人的責任是獨立的并且嚴格個別化的。共同實施行為的任何人只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并在自己的罪過限度內承擔責任。”
“按照一般規則,一人存在的行為客觀要件(實施犯罪的方式、時間等等),如果是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故意,則其他共同犯罪人應承擔責任。說明行為本身特征的主觀要件(特殊動機和目的),如果包括在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故意之中,也應歸罪于其他共同犯罪人。但是,如果主觀要件完全與實行犯個人聯系在一起,則該要件僅歸罪于它的載體,而不論其他共同犯罪是否了解此種情況。”
從論者的觀點可以看出,幫助犯承擔刑事責任僅在其所幫助的實行犯的犯罪內,以與實行犯的共同犯罪為限。共同犯罪人都應共同地對全部犯罪結果負責,但應限于共犯罪故意之內,非實行犯的刑事責任大小取決于實行犯的實行行為,換言之,非實行犯的刑事責任依附于實行行為。共同犯罪人刑事責任的范圍基本相同,但并非要求負同樣責任,應以其作用承擔,體現個人負責的原則。
基于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及共同犯罪人間的特殊關系、責任自負的個人原貝有機結合的當然結論,對于幫助犯的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依附實行犯的實行行為,以實行犯共同故意為限。當然幫助犯與實行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參與程度、地位等是不同的,其承擔刑事責任也不應當是同樣的,這正是幫助犯從屬性與獨立性二重屬性的體現。
在我們國家共同犯罪當中是存在著不同的處罰的嚴重程度的,因為從犯的話肯定是需要從輕進行處理,如果是屬于幫助從犯并且未遂,那么也成立幫助犯,但是處罰力度比較小。
幫助毀滅證據罪情節嚴重怎么判刑?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犯罪既遂后的幫助屬于什么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