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致人損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因為采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賠償額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張“懲罰性賠償”。
2、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往往忽視可得利益的喪失以及致殘的賠償。
3、對賠償數額的確定,應考慮到經濟發展、物價不斷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賠償額偏低的狀況。
4、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應參照受害人近期的收入以及與其同等能力或受同等教育者的收入;
5、對于受撫養者生活費的確定,應達到當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民政部門的救濟標準;
6、對于一些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發現的潛伏性疾病(如狂犬病),受害人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后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仍然可以提出法律救濟的請求。
動物致人損害也是一種侵權形式,很多人將責任推給動物,其實對于承擔責任的主體,我國法律是有一定規定的。此時,要看具體情況。在不同的情況下,那么對動物致人損害的處理不同,若你在這方面遇到了什么問題的話,可以先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然后再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