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拋物適應無過錯責任嗎
目前我國對高空拋物造成人身損害的歸責原則還有一定爭議的,普遍認為高空拋物適應平等責任原則,而有些學者則主張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相關法律規定
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六條?【物件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高空墜物找不到責任人怎么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之規定,因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全體住戶均存在加害可能性,應承擔補償責任。
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定是否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1、不可抗力。《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發生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墜落,即便查明了墜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擔責,那么在無法查明具體侵權人時更應當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責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確定了具體的侵權責任人。相較于被害人來說,可能加害與實際加害人同住一棟建筑物內,對于建筑物的情況較為了解,具有地理優勢和人脈優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實際加害人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3、“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舉證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自己于侵權行為發生時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內或傷人物品不可能歸屬自己從而在時間上或客觀方面免責。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目前我國對高空拋物造成人身損害的歸責原則還有一定爭議的,普遍認為高空拋物適應平等責任原則,而有些學者則主張過錯推定責任原則。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追訴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30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孩子撫養權公證怎么做
2021-03-13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