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5日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分組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修正案草案)》。發言摘登如下:
范徐麗泰委員說,有關賠償的計算標準。草案第33條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這個講法看上去很合理,但是如果這個被侵犯人身自由的公民被關了幾年,這個工資是不是也是照上年度來算?如果是的話,在經濟發展較快時,平均工資是會增加得比較快,上年度和有關年度的平均工資是有差別的。賠償機關是從國庫拿錢出來,現在條文中的標準是否合理,我認為可以進一步考慮。草案第34條說,“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醫療費的標準是什么?同樣的病在不同的地方治療費有很大的差異,是不是有一個標準?是按照醫保的標準?還是雙方協議?如果這里不寫明的話,操作時可能有困難。草案第35條,講到受害人有精神損害要賠償,精神損害是需要精神病??浦委煹?,那么是不是要支付這個費用?這個標準又如何?這個標準如果不寫清楚,將來的數目可大可小。所以還是有一個標準比較好一點。
湯*泉委員說,第34條第2款,“要支付醫療費、護理費、生活自助具費、康復費”,提法需修改,不夠準確,生活自助具費是指上肢功能不行了,可以弄一個手腕的自助器綁住刀叉吃飯,但是對于下肢功能障礙的,就不叫自助具了。所以應該改一個統稱,功能障礙的統稱是輔助器具。這段文字表述建議改成“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因殘疾而增加的輔助器具費、繼續治療費和康復費等必要支出”。因為這解決了真正在家庭中,或者是走出家庭的生活必須保證的一些設施。比如輪椅、助行器等輔助器具。第35條精神損失的賠償問題。賠償請求人請求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本人精神受到損害后,光給撫慰金不夠,建議還應該有康復費用。
鄭*成委員說,賠償的標準,我感到確實偏低。第34條,對被撫養人的生活費“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這不符合保護受害方權利的大原則,因為這實際上是按照最窮的標準來發放。因此,建議這一賠償標準改為“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或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20%或150%發放”,這樣才能維護受害人的撫養對象的起碼生活。
陳-舒(全國人大代表)說,建議在國家賠償法修訂當中,侵權責任的具體賠償標準應當不低于民事侵權責任法所規定的標準。民事侵權責任法現在也在制訂當中,希望兩個是同步的。理由:一是論財力,國家集全民之力,大于任何一個企業法人和個人;二是論誠信責任,國家也應當擔當表率;三是國家行政權、司法權是壟斷性權力,民事權利當事人可以選擇,而國家行政權、司法權,當事人不可選擇,必須接受,國家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要提高威望,就更要表現出勇于承擔,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國家賠償法我們認為是法律的底線,規定得不好,會嚴重影響公民對國家的信任度。其中關于賠償標準,有兩個建議,大的原則是不低于民事侵權責任。其一,要考慮侵害賠償基本原理的“填平原則”。按照全國的平均工資來制定是不合理的。其二,要考慮受侵害人的損失。建議以受侵害人個人、法人在受侵害前一年的平均納稅收入情況為基本考查標準,當然可以限定一個最高線和一個最低線,理由是:納稅是公民、法人最基本的國家義務,既然公民、法人向國家盡了義務,國家也應當將其作為向其賠償的基本考查標準。公民的義務最基本的就是向國家納稅的義務,而且在舉證各個方面都會比較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