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數人環境污染侵權責任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對環境進行污染的,依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
第六十五條 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六條 因污染環境發生糾紛,污染者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第六十七條 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
第六十八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條 【兩個以上侵權人的責任大小確定】兩個以上侵權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范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
侵權責任構成的條件是什么
一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作為或者不作為。侵害人身權的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違反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而實施的,以公民人身權為侵害客體的作為或者不作為。
二是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是指一定的行為致使權利主體財產權、人身權受到侵犯,并造成財產利益和非財產利益的減少或者滅失的客觀事實。這是構成這一民事責任的首要條件,只有當行為人的違法行為造成損害事實,行為人才承擔民事責任。這里的損害,從廣義上講,包括財產上的損害和人身上的損害即造成受害人在財產上或者人身上的不利益。
三是因果關系。作為構成侵害公民生命權、健康權的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就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的前因后果的聯系,只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這種因果關系,說明損害是由違法行為所引起的,行為人才承擔民事責任。確定因果關系就是要從客觀現象中去尋找揭示他們之間存在的不依照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聯系。
四是主觀過錯。主觀過錯是構成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違法行為人只有在實施違法行為當時主觀存在過錯才承擔民事責任。過錯就是違法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的一種心理狀態,他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狀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怎樣認定數人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對環境進行污染的,依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被老師打了頭部老師和學校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0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擔保法
2020-12-0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