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為是海洋產業經濟增長點的海水養殖,在帶來重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引起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日前在北海市召開的全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會議上,專家警告:海水養殖正成為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必須以法律規范海水養殖活動并實施監督監測,以確保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次會議提供的資料表明:面積約37萬平方公裡的我國近岸海域,近年來隨著沿海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不斷加大,污染程度日益加劇,整體環境質量不斷下降,環境災害頻繁,海水三類水質以上占近岸海域面積約56﹒8%,一類水質僅為14﹒7%。赤潮發生則由七十年代的每年1-2次增加到九十年代每年20多次。
從海水污染的成份分析,我國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成因除了河流和城市生活污水入海,魚蝦貝類海水養殖因素不容忽視。以養蝦為例,專家介紹,即使是管理得最好的養蝦場,也有30%的鉺料未被攝食,造成蝦池自身污染。監測發現,殘餌溶生的氮、磷營養物質是對蝦養殖環境及其鄰近淺海的主要污染源。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近海富營養化研究及赤潮調查”課題組組長覃*榮指出:海水養殖的自身污染使近岸海水變成富營養化,為赤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環境,使其繁殖加快,誘發赤潮。
“海水養殖熱”由于缺乏規劃,對生態系統造成了直接破環。與沿海沼澤地、珊瑚礁、上升流并稱“四大最富生物多樣化海洋生態系統”的紅樹林,具有防水土流失、凈化海水和預防病毒的作用。近年來,為灘涂養殖人為砍伐紅樹林現象時有發生。1999年10月到2000年4月,北海市閘口鎮圍墾養殖毀紅樹林30多公頃,北海市沿海其它地方零星砍伐達數十公頃;而欽州灣茅*海興建圍墾工程,一期工程達760公頃,沒有考慮保護堤內200多公頃對維護生態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紅樹林。有關專家指出,由于135平方公里的茅*海隻有一個狹小出口與外海相通,水體交換能力低,如此大面積圍墾將導致淤積,污染加重,威脅該海區4大名貴海產品––牡蠣、青蟹、對蝦、石斑魚的生存,最終得不償失。
北海市一份關于水產業發展介紹的材料稱:北海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灘涂面積298萬畝,目前隻開發40萬畝,僅13﹒4%,淺海幾乎還沒有開發利用。廣西海洋研究所紅樹林專家范*清博士對此卻顯得憂心忡忡,他說:海水養殖一定要有科學論證,慎之又慎,一窩蜂的無序開發,隻考慮項目效益而忽視整體生態環境效益,遺留的生物多樣化破壞、土地鹽堿化等生態負效應將是非常嚴重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