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二百八十五條分三款對公益訴訟的地域管轄、級別管轄、專屬管轄、集中管轄作出了規定,公益訴訟案件作為針對環境污染、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公共利益受侵害的案件,屬于典型的侵權之訴,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2]之規定,應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關于級別管轄,《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3]對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進行了明確界定,公益訴訟因涉及社會公共利益,一般來說涉案人數眾多,審理程序上較一般民事案件更為復雜,并且社會影響較大,社會關注度高,審結后執行難度也較大,確定為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也是民訴法規定的應有之意。
當然在級別管轄上并非完全不能突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二款[4]規定,在特殊情況下確有必要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后基層法院可以受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因公益訴訟受害者不特定的特點,有可能存在不同原告或同一原告針對同一侵權行為向不同地法院提起訴訟的情況,為避免司法資源浪費,統一裁判尺度,基于《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關于共同管轄的規定,確定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對于海洋環境污染提起的公益訴訟,考慮海上污染物具有漂浮浮動等特點,結合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規定,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采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悔事法院專屬管轄。
關于起訴主體,2012年民訴法規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此司法解釋仍延續該規定未對其做進一步延伸,但《環境保護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組織”做出了詳細界定:
1、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
2、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無論是機關還是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均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授權,而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還需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在案件受理后,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之所以如此限定是因公益訴訟受害者不特定、侵權行為牽涉面廣的特點,明確相應主體的起訴資質便于該訴訟制度的落實不至于成一紙空文。關于起訴條件,對比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1]關于私益訴訟的規定,除第一項“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外,其余幾項條件皆一致。這也是因公益訴訟的本質特征所致——公共利益受損、受害者不特定,實踐中有可能沒有直接利害關系人,或者即便有直接利害關系人而直接利害關系人不知其權益受損或迫于多重因素不敢提起訴訟,為更好的保護公共利益,對起訴資質以及起訴條件做適度放寬,這也是為更好實現公益訴訟制度設計的初衷。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居間方對合同履行是否有保證責任
2021-01-24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核保
2021-02-02自留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0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包含哪幾個部分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