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病解除勞動合同怎么樣補償?
(一)2007年12月31日前:
1、《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前簡稱“辦法”)第六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2、《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3、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二)2008年1月1日后: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司法解釋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在醫療期內的員工,除非員工有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勞動者患病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且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因病無法從事勞務工作時,用人單位在醫療期滿后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但是需要支付勞動者一定的賠償金,并且就職業病和傷殘情況進行鑒定,并根據鑒定的情況進行認定并賠償。在司法實踐中,雙方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協商并就賠償取得一致意見,避免出現矛盾糾紛。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試用期沒簽勞動合同違法嗎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