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破產清算企業退出的程序是怎樣的
1、托管經營的逐步退出方式
證券公司的托管經營是中國處理問題券商的廣泛采用的方法,托管具有明顯的權宜之計和過渡性質。從托管實踐模式看,包括以下三種模式:同業托管經營,由新成立券商或老券商托管違法券商托管問題券商。在新券商托管中,新的出資者解決問題證券公司個人賬戶窟窿,接管其證券營業部,獲得證券牌照,成立**券公司。
2、非破產清算方式
企業的解散包括自愿解散和強制解散,前者是指股東方通過一定的程序宣布結束合資關系,法人因發起人(或股東)合意而消滅;強制解散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違法行為,被國家行政機關命令解散的情形。強制解散的原因包括:不遵守行政法規的行為,如不參加年檢,違反環境保護法的污染行為,股東出資瑕疵,達不到法人成立條件等。
3、吸收合并的退出方式
證券公司的重組包括新設合并和吸收合并這里我們主要討論證券公司吸收合并或新設合并情況下,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問題。從吸收合并的主體來看,目前法律尚禁止外資控股證券公司,也不允許外資介入投資銀行和基金業務以外的其他的證券業務。因此,在目前的法律前提下,只能是中-資的證券公司的收購。
相關知識
破產是指證券公司發生支付不能,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無法繼續經營情況時,由法院宣告其進入破產還債程序。破產程序一般由法院主持,公平處置證券公司的債權。破產程序終結后,證券公司主體消滅。
金融機構的破產應該受一國《破產法》的規制,特別是在破產的程序性規定上,可以準用破產的民商事程序。但是金融機構的破產與一般企業的破產在實體性規定上具有較多的不同點。各國在破產法之外均有特別的規定,主要包括破產案件的受理標準、依職權宣告破產等。這些特別法的規定涉及到金融機構的行政管理機構與法院在破產程序中的分工和權限分工問題。我國《商業銀行法》和《保險法》分別作出相關規定:商業銀行破產和保險公司破產的破產應該經過金融監管機構同意。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被宣告破產后,人民法院組織金融監督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
破產清算需要一定的法律流程,無論是什么企業,證券企業自然而然的包括在內,破產清算之后的退出更是需要一定的流程。至于原因,我們只能是法律肯定是有法律的道理。如果對此您比較感興趣,我們律霸網隨時歡迎您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行政監督的要求有哪些
2021-02-19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什么叫第三者責任險?
2021-03-06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