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發生財產侵權等經濟糾紛時,提倡當事人之間通過協議的方式,確定賠償金額,但是押鏢呢來說,通過此種辦法是無法解決糾紛的,故而人們會想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方式,得到救濟,根據司法機關的根據,財產侵權案是否適用訴訟時候?
一、財產侵權案是否適用訴訟時候?
財產侵權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財產侵權案的基本原則
(一)全部賠償原則
全部賠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指的是侵權行為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大小,應當以行為所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的大小為依據,全部予以賠償。換言之,就是賠償以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為限,損失多少,賠償多少。
全部賠償是由損害賠償的功能所決定的。既然損害賠償基本功能是補償財產損失,那么,以全部賠償作為確定損害賠償責任大小的基本原則,就是十分公正、合理的。
適用全部賠償原則應當特別強調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即賠償責任的大小,只能以實際損害作為標準,全部予以賠償而不是以過錯程度或者社會危害性大小作為標準。只有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才起重要的作用。
第二,全部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財產損害中,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都要全部賠償。在人身損害中,造成的財產損失也有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不過,人身損害賠償是按照確定的賠償項目進行的,因此區分人身損害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沒有實際意義。
第三,全部賠償應當包括對受害人為恢復權利、減少損害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損失的賠償。值得研究的是,訴訟費用的支出是為恢復權利的必要支出,應當計算在全部賠償的項目當中。
第四,全部賠償所賠償的只能是合理的損失,不合理的損失不應予以賠償。
(二)財產賠償原則
財產賠償也是侵權損害賠償的基本規則之一,是指侵權行為無論是造成財產損害、人身損害還是精神損害,均以財產賠償作為唯一方法,不能以其他方法為之。
確立財產賠償規則的根本目的有以下三點:第一,對于財產損害,只能以財產的方式賠償,不能用其他任何方式賠償。第二,對于人身傷害,也只能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不能用其他方式賠償,而不是類似于同態復仇的方式進行補償。第三,對于精神損害,無論是否造成經濟損失,都應當以財產賠償。
確認財產賠償規則,就是明確侵權行為造成的一切損害,都必須以財產的方式予以賠償。從這一規則出發,處理一切侵權損害賠償案件,都必須公平、合理,體現等價有償的原則。受害人因損害而得到的賠償,恰好是能夠填補實際損害,不能賠償不足,也不能使之不當得利。同時,判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也與其造成的損害相適應,不能讓其負擔過重的賠償責任。
(三)損益相抵原則
(1)損益相抵的概念及特征
損益相抵,亦稱損益同消,是指賠償權利人基于發生損害的同一原因受有利益者,應由損害額內扣除利益,而由賠償義務人就差額予以賠償的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規則。
損益相抵的法律特征是:其一,損益相抵原則是損害賠償之債的原則,適用于一切損害賠償責任確定的場合,不僅是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則,也是違約損害賠償的規則。其二,損益相抵原則是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范圍大小及如何承擔的原則。它不是解決損害賠償責任應否承擔的規則,而是在損害賠償責任已經確定應由加害人承擔的前提下,確定加害人應當怎樣承擔民事責任,究竟應當承擔多少賠償責任的規則。其三,損益相抵所確定的賠償標的,是損害額內扣除因同一原因而產生的利益額之差額,而不是全部損害額。其四,損益相抵由法官依職權行使。在訴訟中,法官可以不待當事人主張,徑以職權,根據確認的證據,適用該原則。
(2)損益相抵原則的構成
在侵權責任中損益相抵的構成,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1、須有侵權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
構成損益相抵,必須以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為必要要件。沒有侵權損害賠償之債的成立,亦即缺乏損害賠償之債的要件,尚未構成侵權損害賠償之債,不具備此要件。
2、須受害人受有利益
這是損益相抵的必備要件。如果受害人未因受損害而受有利益,則無適用損益相抵的余地。此種利益,包括積極利益和消極利益。前者為受害人現有財產的增加,后者為應減少的財產未損失。應當扣減的利益包括:物的毀損而發生的新生利益,實物賠償新舊相抵的利益,原應支出因損害事實的發生而免支出的費用,原無法獲得因損害的發生而獲得的利益,將來的多次賠償給付改為現在的一次性給付的中間利息。
3、須有構成損害賠償之債的損害事實與所得利益問的因果關系
在具體判斷因果關系的構成時,基于同一賠償原因所生直接結果的利益,成為不可分離或合一關系者;基于同一賠償原因所生間接結果,彼此之間或者與直接結果為不可分離或合一關系者,均為有相當因果關系。通常認為不具有相當因果關系者,為損害與利益無適當關系,因此不得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3)損益相抵計算方法
損益相抵的計算與折抵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用:
第一,損害造成的損失與利益均可以金錢計算時,直接相減,扣除利益,直接賠償差額。賠償計算公式是:
賠償數額=原有價值—原有價值/可用時間×已用時間—新生利益
第二,對于損害造成的損失已經金錢賠償者,應當由賠償權利人將新生之利益退還給賠償義務人,實行損益相抵。
第三,實物賠償,新舊物的差價,應由賠償權利人退還賠償義務人,否則權利人對差價為不當得利。
第四,返還原物,對所得消極利益,應退還返還義務人。例如侵占他人耕牛,應負返還義務,對侵占期間受害人所受損失,亦應予以賠償,但受害人在侵占期間減少草料、喂養人工等費用,應作為消極利益,從中扣除。
第五,在人身傷害致殘、致死的場合,賠償義務人對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或其他間接受害人應定期給付生活補助費的,如果要把將來的多次給付變成現在一次性給付,應當依霍夫曼計算法扣除中間利息。
霍夫曼計算法的計算要點是:為了計算n年后的每年給付金額A的現在價額x,其利率為r,則計算公式為:
X=A (1 r·n)
(四)過失相抵原則
過失相抵,是在損害賠償之債中,基于與有過失的成立,而減輕加害人賠償責任的規則。侵權行為的與有過失同樣適用過失相抵原則。
與有過失在我國侵權行為法中曾經稱為混合過錯,大陸法系侵權法稱之為與有過失,英美法系則稱之為共同過失。混合過錯的概念源于前蘇聯民法理論,這種概念無法概括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受害人也有過錯的情況,因此,將其稱為與有過失是最準確的。
任何財產糾紛案件都可以向人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這也就回答了財產侵權案是否適用訴訟時候這個問題,但是為了提高勝訴率,在起訴前,需要整理齊全相關的證據,否則即使案件被受理,自己的財產權益也是不能被保護的。司法機關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必須遵守既定的原則。
財產損害賠償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離婚財產分割需要提供哪些證明文件
子女不贍養老人還能分到財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公租房拆遷中,戶口在內的人都可以得到補償嗎
2021-03-23買自建房沒有買宅基地以后拆遷怎么分
2021-02-17征地拆遷維權時存在哪些嚴重的誤區
2021-02-05房屋征收與補償什么是臨時周轉和臨時過渡,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1-14被征收房屋該由誰評估價值
2021-01-08北京市動遷政策規定
2021-01-23房子賣掉沒過戶要拆遷怎么辦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