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當得利返還的方式
1、返還原物:即當原物尚存時,應返還原物
2、價額償還:
關于價額的計算方法,通說認為,當受益人所受利益為勞務時,其價額為勞務的通常報酬;當原物因附合而喪失所有權時,應以因附合對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為標準;當原物因他人侵權而滅失時,應以受益人所得賠償額為限;當原物被消耗時,應以消耗時的市場價格為準。
二、不當得利之債的返還范圍
不當得利之債一經成立,當事人間即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受害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受益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在受益人死亡的情況下,可依繼承法的規定,由其繼承人負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
受益人返還利益的范圍受他是善意還是惡意的影響,具體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受益人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不知道沒有合法依據,其返還利益的范圍以利益尚存的部分即現存利益為限;如利益已不存在,則不負返還義務。所謂現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態,如形態改變,其財產價值仍然存在或者可以代償,仍然屬于現存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不當得利制度不以補償受害人損失為目的,只以受益人返還其所取得的不當利益為目的。對于善意的受益人給予一定的保護,故縮小返還范圍,存在多少利益,返還多少利益,利益不復存在,就不再返還。
2、受益人為惡意,即在取得利益時明知沒有合法依據,其返還利益的范圍應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時的數額,即使該利益在返還時已經減少甚至不存在,其返還義務也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受益人明知其取得的利益沒有合法依據,卻仍然置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不顧,法律對此沒有加以特別保護的必要,因此應讓他負返還全部利益的義務。
3、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時為善意,后為惡意,其返還范圍應以惡意開始時存在的利益為準。
三、不當得利的特征
1、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1-03-19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