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前可以自由行使各種權利,處分各種財產,但人死后一切都應當終止,“人死如燈滅”。然而遺囑的行為發生在生前,遺囑的生效卻在遺囑人死亡之時。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遺囑有效應當具備哪些條件?為減少因遺囑無效產生的紛爭,公民訂立遺囑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遺囑有效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有效遺囑必須具備以下實質要件:
1、遺囑人立遺囑是必須有行為能力;
2、遺囑內容必須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的表示。
3、遺囑處分的遺產只能是個人合法所有的財產,處分其他財產無效。
4、遺囑中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還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此外,出現以下幾種情形時,遺囑無效:
(1)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遺囑無效。
(2)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
(3)偽造的遺囑無效。
(4)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二、訂立遺囑要注意哪些問題
由于遺囑具有改變法定繼承人范圍、順序和遺產分配份額的作用,而且遺囑人有時會忽略法定繼承人中老幼病殘者的利益,所以各國立法都對遺囑處分自由進行了種種限制。
在我國,立遺囑要注意一下問題:
1、遺囑的內容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
《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遺囑作為一種民事活動,自然也應該適用這一概括性條款。因此,在遺囑中不應該設立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
2、遺囑的內容不得取消繼承人必要的遺產份額
為了防止遺囑自由的絕對化,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7條進一步規定: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
我國繼承法確定的必要的遺產份額,又稱為必留份制度,即保障繼承人生活需要必不可少的份額。根據法律規定,享有必留份的繼承人,必須是既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兩者應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謂缺乏勞動能力,是指還不具備勞動能力的未成年人和因年老、疾病而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所謂沒有生活來源,是指除依靠被繼承人生活外,自己沒有生活來源,也沒有其他的扶養人。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遺囑是對財產自由處分的限制,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想要遺囑生效,就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共利益,也不能違背繼承法對遺囑形式要件、實質要件的規定。訂立遺囑的時候,我們建議您詳細咨詢一下遺產繼承律師。
2020年辦理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手續
自書遺囑應該如何寫,自書遺囑的范文
遺囑公證費用是多少,辦理遺囑公證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云律師,福建韋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1997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大學副教授,曾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律師在現場》律師團成員,福州電視臺移動頻道“法律講堂”特邀專家,福州市議和網公益律師團首席專家,福州市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委員會委員.張云律師先后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諳熟我國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運作方式、工作模式、辦事程序,能夠熟練地處理法律問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扎實的法律理論基礎、較高的法律分析應用能力。現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等法律實務工作。
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