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泰和縣律師 竹溪縣律師 蕭縣律師 崇州市律師 新沂市律師 海珠區律師 泗水縣律師
在現代社會中,名譽作為一種無形資產,給社會主體帶來了許多利益。然而,隨著社會科技的日益發展,侵犯名譽權的行為越來越多,方式也更加復雜。那么,侵犯名譽權行為都有哪些?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在我國是要承擔責任的,具體來說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侵犯名譽權行為都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二、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侵犯名譽權以后,除了賠禮道歉外,還需要賠償損失。但是這種損失的計算需要有證據來支持,所以當事人應當請專業律師幫助收集證據,這樣才能獲得最充足的賠償。以上就是對侵犯名譽權行為都有哪些的詳細解答,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