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名譽權是一種民事權利。
2、名譽權是一種法定權利。
3、名譽權是一種精神性的權利,并非財產。
4、名譽權是一種社會權利,是依賴于社會評價而有效存在的。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
二、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
《憲法》中命令禁止通過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可見從國家根本法中,就在強調對名譽權的保護,不允許侵犯他人名譽權。對于名譽權受到損害的人,享有要求侵權之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權利,同時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因此遭受的損失。當然,在法人的名譽權遭受侵害的時候,也是適用上述規定的。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