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離異后,孩子跟著父母的其中一方生活,則另一方具有探望子女的探視權。那么,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其實探視權規定的時間長短是由法律的判決所決定的。現在,對于這個問題,小編在此做簡單的相關介紹。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一般法院會判決另一方在每個月的單周或雙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視權,也可能會有一至兩天的探視時間。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視權明顯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或十周歲以下的兒童明確不愿被另一方探視,可另行向法院起訴,由法院暫時中止另一方的探視權。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剝奪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
探望權次數
探望權是一項立法權利。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這種權利是父母基于親子關系而享有親權的一種體現。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望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這種權利不需要確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張只是探望方式、時間等。
由于探望權的行使,涉及到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確定探望權的行使問題上,確立了當事人協議與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且確立了“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
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探望權的行使首先由當事人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協議可在法庭外進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調解過程中進行,協議的內容應記載在離婚調解書上。之所以由當事人協議,是因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和子女生活實際狀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達成的協議不致脫離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容易執行。
無論子女跟著父母哪一方生活,另一方都應該盡量抽時間多陪陪子女。給不了子女一個完整的家已經是很大的傷害,缺失的愛更讓人疼痛。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到大家,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
探望權司法解釋是如何規定的?
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樣執行
探望權的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6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異地購房應考慮哪些問題
2021-02-07企業遇到拆遷,生產設備損耗怎么補償
2021-03-19征地安置補償
2021-03-13浙江省湖州市土地房屋征收拆遷補償規定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