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要求他人幫忙從網店購得所需物品,并給代購者一定報酬的消費。但是,如果發現代購的商品質量差那該怎么辦呢?本文就通過梳理如果遇到代購質量差,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希望能夠幫到有這方面遭遇的大家。
首先,從《民法》角度上看,如果代購者受消費者委托,以消費者的名義與網店達成網購協議,根據《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之規定,即:“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那么,代購者只是“代理”,消費者才是網購合同的真正當事人,其當然有權直接要求網店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其次,從合同角度上看,如果消費者只是與代購者簽訂定購合同,由代購者以自己的名義與網店簽訂合同,為消費者從事貿易活動,消費者本身不與網店直接產生網購合同關系并成為合同的當事人,那么,消費者與代購者之間并不是真正法律意義上的代理,而是一種行紀合同,即《合同法》第四百一十四條規定的“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由此產生的糾紛可依該法第四百二十一條之規定處理:“行紀人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行紀人對該合同直接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第三人不履行義務致使委托人受到損害的,行紀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再次,從消費者權益保護上看,無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定的:“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還是第四十九條規定的“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均未限定消費者的購買形式,而只在乎其身份是否為消費者,表明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購買(包括代購),消費者均有權直接要求網店承擔對應的民事責任。
遇到代購商品質量差,該怎么辦?希望小編整理的能夠幫到您。歡迎大家瀏覽,謝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雙方合伙公司財產怎么分配
2021-03-12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