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刑政策
本人認為若對死刑復核制度[1]進行論述,就必須先對我國的死刑政策進行適當的敘述。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毛澤東提出“保留死刑、少殺慎殺”的死刑政策。現行死刑政策可以概括為“少殺、慎殺、可殺可不殺的堅決不殺”,它是“懲治與寬大相結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在死刑設置與適用方面的重要體現[2]。死刑的刑事政策就是“不可不殺、不可多殺”。不可不殺,表明在目前還必須保留死刑,而不可多殺表明了我國對死刑的慎重,其又可解釋為“可殺可不殺的不殺”。《刑法》第48條明確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極其嚴重是指罪行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同時行為人具備極其嚴重的人身危險性[3]此為體現少殺政策的總則性規定。除死刑適用的限制性規定和死緩制度外,我國體現少殺慎殺政策最突出的那就是我國的死刑復核制度了。
(二)死刑復核制度的概念目的和特點
死刑復核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司法制度,是在一審二審程序之外對死刑案件規定的特別監督程序,是嚴格貫徹少殺慎殺政策的必要的程序保障。《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刑法》第48條規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就是說每一宗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都要上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設立死刑核準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死刑制度可能造成的錯誤,盡可能地減少死刑的錯誤適用,盡可能正確地適用死刑。該程序的特點在于適用對象只能是判處死刑的案件,適用的時間是在一審或二審判決或裁定以后,是死刑判決生效并交付執行的最后一道程序,適用的方式是下級審判機關依法定條件主動報送最高人民法院審核。實行死刑復核制度對于保證案件質量,正確適用死刑,嚴懲極少數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保障公民人身權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死刑復核程序的歷史回顧
在我國古代曾有死刑復核制度,即判處死刑的案件,在執行前須奏請皇帝批準。除十惡不赦的死刑立決以外,對其它不立刻執行死刑的案件每年秋季要派高級官員會審,明代刑部尚書林*創死刑復核制度,向朝廷上書提出“秋后決”的主張,實行春判冬決制度,以延緩死刑執行期來進行死刑復核。在清代復核京師死刑案件稱為朝審,復核外省死刑案件的稱為秋審。會審后的死刑案件最后仍要報皇帝審核[4]。新中國成立后在1954年公布的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審核,由于當時基層人民法院享有死刑判決權,中級人民法院享有二審權,并未發生二審與死刑復核合二為一的局面。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決議,今后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核準。“文化大革命”期間死刑復核制度名存實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中介有糾紛怎么辦
2020-12-25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