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營者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侵權的,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經營者不得從事的有獎銷售行為: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行為:
1.經營者從事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以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照同一市場同期同類物品的價格折算,其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
2.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欺騙性有獎銷售:
(1)謊稱有獎;
(2)以所設獎項的種類、中獎概率、獲獎方法、兌獎時間、獎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和規格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或不予公示;
(3)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4)將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與沒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同時投放市場;
(5) 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
(6)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3.經營者不得利用有獎銷售手段銷質次價高商品。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經營者進行不正當有獎銷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般經營者在對消費者的人身、財產造成了侵害的話,那么經營者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規定,作為經營者雖然允許從事一些有獎銷售,但如果是有上述情形的有獎銷售,則就是不允許的行為。當然,若是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也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公司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包括哪些
公司經營范圍變更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婚后女兒拒絕贍養怎么維權
2021-01-05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