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張某(男)與孫某(女)于2003年結婚,婚后雙方感情不和,經常發生爭吵。張某的父母、兄弟姐妹也經常對李某進行侮辱、謾罵,并在鄉里鄉間散步謠言、挑撥是非。最后導致孫某周圍的人都不和孫某說一句話。張某及其家人給孫某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使孫某的精神長期處于壓抑低落狀態,性格也變得內向、孤僻,出現的輕微的心理障礙。2007年4月份,孫某應不能忍受張某及其家人長期的精神虐待,向法院起訴離婚,并要求精神賠償。
[分歧]
對于此案存在以下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家庭暴力有其確定的內涵,我們不能盲目的把家庭暴力的涵義延伸。把夫妻間的侮辱、謾罵、不說話等精神傷害納入家庭暴力之中,會導致家庭暴力涵義的無限擴大和離婚與損害賠償訴訟的激增,會浪費有限的司法資源。對于此案來說,張某及其家人行為不構成家庭暴力,可進行調解,如果夫妻感情確以破裂,可以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情形判決離婚,同時對孫某精神損害賠償不予以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張某及其家人長時間以侮辱、謾罵和不說話等方式對孫某進行虐待,給孫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依據《婚姻法》規定,實施家庭暴力,給對方造成巨大肉體和精神傷害的,經調節無效,應準予離婚,同時無過錯放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規定:家庭暴力指的是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傷害后果的行為。從以上司法解釋可以看出家庭暴力包括造成精神損害的暴力、造成身體損害的暴力和造成兩方面損害的家庭暴力。因此,家庭冷暴力也應該納入家庭暴力范圍,予以禁止和處罰。在此案中,張某及其家人在長達三年時間內對孫某進行了侮辱、謾罵和挑撥等行為造成了孫某巨大的精神傷害,導致孫某長期精神壓抑、性格孤僻,并出現了精神障礙。筆者認為,張某及其家人的行為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應屬于家庭暴力。如果雙方感情確以破裂,經調解無效,應予以離婚,同時孫某作為無過錯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江西省永修縣人民法院:朱-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