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義務與先契約義務與附隨義務是如何的
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合同成立之前所發生的,應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法律義務。它是建立在民法誠實信用、公平原則基礎上的一項法律義務,是誠實信用、公平原則的具體化。它主要包括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互相保護、通知、保密、協作及詐欺禁止等義務。
什么是先契約義務
先合同義務又稱“前合同義務”或“先契約義務”,是指在要約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締約過程中,締約雙方基于誠信原則而應負有的告知、協力、保護、保密等的合同附隨義務。
什么是附隨義務
附隨義務在我國《合同法》中應嚴格定義為狹義的概念。其設立的目的在于一是促進實現主給付義務;二是維護對方的人身或財產利益。
相關知識
先合同義務存在于締約過程,其起止時間分別為“要約生效”與“合同生效”。作為合同附隨義務,先合同義務之產生與存續依賴于締約行為及當事人對合同生效之期待。先合同義務突出的特征在于義務的法定性與附隨性。先合同義務法律制度的價值在于體現民法衡平、正義的理念與誠信精神。
先契約義務的特征
1、先契約義務的主體是特定的
即締約合同的雙方為締約合同進行接觸磋商,由一種普通人之間的陌生關系進入特殊密切聯系的關系,實現了義務主體的特定化、相對化。
2、先契約義務成立的理論依據是誠信原則
誠信原則要求締約雙方維持特殊的信賴關系,互守諾言,講究信用,共同促成合同締結成功。如果違反該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時,即使合同未成立或已經訂立的合同被撤消或宣布無效,也要進行損害賠償。
3、先契約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
先合同義務是法律強制締約雙方承擔的義務。是一種強制性規范而非任意性規范,不是由當事人合意產生的義務,也不允許雙方排除。因此違反先合同義務是違法行為而非違約行為。
4、先契約義務是附隨義務
相對于有效成立的合同所生的合同義務而言,先合同義務并不決定合同類型,不以給付義務為內容。而且隨締約關系的不斷發展,依據誠信原則逐漸形成不同內容的協力、告知、保護、保密等義務。
5、先契約義務始于要約生效,終于合同生效
在要約生效前,雙方只是一般人之間的關系,相互間的期待和義務較弱,沒有進入特殊信賴關系范圍內。隨著雙方的接觸,耍約生效后,要約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約束力,進入特定信賴關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能基于信賴對方而作出締結合同的必要準備工作,對于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進行制裁才有意義。而在要約生效前,要約并未發生法律拘束力,若一方因可歸責于另一方的過錯而有損失,可用侵權行為法或不當得利加以救濟。如在要約生效前,當事人承擔先合同義務無疑加重了締約雙方的負擔,不利于交易的順利進行。
在實際的合同簽署中,您要時刻警惕相關的約束以及需要履行的義務,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