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解釋》第十八條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1、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3、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另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相關知識:合同要約
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前者稱為要約人,后者稱為受要約人。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1)要約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這一特定的人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是本人還是代理人可以在所不問,便他必須是在客觀上可以確定的人。只有這樣,受要約人才能對之承諾。
(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要約人應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與之建立合同關系。
(3)要約必須是向相對人發出的意思表示。否則,就沒有承諾的對象,也不可能有承諾法律效果的產生。要約的相對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向特定的人發出要約,通常是某一具體的法人或自然人。向不特定的人發出要約,一般是指向社會公眾社會發出的要約,如懸賞廣告。
(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要約的目的在于取得相對人的承諾,建立合同關系。要約能否為相對人所接受,關鍵是擬訂立的合同對其亦有利。
合同履行地是可以變更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協議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2021-01-04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