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解釋》第十八條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1、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3、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4、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另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相關知識:合同要約
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前者稱為要約人,后者稱為受要約人。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1)要約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這一特定的人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是本人還是代理人可以在所不問,便他必須是在客觀上可以確定的人。只有這樣,受要約人才能對之承諾。
(2)要約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意圖。要約人應表明,一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與之建立合同關系。
(3)要約必須是向相對人發出的意思表示。否則,就沒有承諾的對象,也不可能有承諾法律效果的產生。要約的相對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向特定的人發出要約,通常是某一具體的法人或自然人。向不特定的人發出要約,一般是指向社會公眾社會發出的要約,如懸賞廣告。
(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體、確定。要約的目的在于取得相對人的承諾,建立合同關系。要約能否為相對人所接受,關鍵是擬訂立的合同對其亦有利。
合同履行地是可以變更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要收回嗎,土地征收規定是什么
2020-12-01國家對未成年工勞動保護有哪些
2020-12-03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