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還款期限屆滿前出借人能否要求解除合同
2014年2月10日,被告馬某以購買砂泵為由向原告劉某借款10萬元,雙方約定月息2000元,使用期至2014年8月10日。2014年6月,原告劉某以被告馬某欠債巨多、資不抵債為由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與被告簽訂的借款合同,被告償還借款本金10萬元及利息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受訴法院自2013年11月16日起至2014年6月5日共受理張某等人起訴被告馬某民間借貸案件合計8起,涉案總額達1423000元,且該8起案件在審理過程中被告馬某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均拒不到庭參加訴訟。
法院判決:能夠解除
本案可以適用《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理由如下:被告欠款數額較大,客觀上增加了履約風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先后有八件涉及被告的案件進入訴訟程序,涉案金額上百萬元,且被告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表明被告對于訴訟這一糾紛解決方式持漠視和排斥態度。作為債權人,原告有理由相信被告履約能力下降,合同履約風險增加。被告的行為客觀上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債務。經原告數次催要后,被告未能給予合理答復,亦未提供有效擔保,進入訴訟程序后,又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上述行為足以讓人產生其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內心確信。
律師說法: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前,出借人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合意解除和單方解除之分。其中《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列舉了“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等當事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合同幾近屆滿,解除合同不會對被告利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原告訴訟時距離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不到兩個月,此時解除合同不會對被告權益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反之,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原告的合同風險。綜上,被告的行為符合《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據此解除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上面的案例可以給您提供一個參照,但還是建議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問題。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