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糾紛調解的形式,按其性質可分成以下三種:
1、行政調解:是指旅游糾紛的爭議雙方在業務主管部門的介入下,互諒互讓,就爭議問題達成協議,解決旅游糾紛。
2、仲裁調解:是指仲裁機關在處理旅游糾紛案件時,貫徹“先行調解”的原則,讓旅游糾紛雙方當事人充分協商,促其相互諒解,達成協議,解決旅游糾紛。
3、司法調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旅游糾紛案件時,貫徹“先行調解”的原則,認真組織爭議雙方當事人協商,分清是非,明確責任,相互諒解,達成協議,解決旅游糾紛。
旅游糾紛調解的作用
以調解方式解決旅游糾紛具有與協商類似的積極作用,較之仲裁和訴訟有許多優越性。如程序靈活、費用低廉。更重要的是可以不傷和氣、息事寧人,使雙方互相諒解達成協議。這樣既可以友好地解決糾紛,又可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消除隔閡,促進合作。
什么是旅游糾紛調解
旅游糾紛調解是指旅游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第三人參與下,進行商討,各抒己見,由第三者按照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則,從中進行勸說或說服教育,使當事人之間乎息事端,達成協議。調解與協商的共同點在于以自愿為基礎,協議需要雙方同意才能達成。區別之處在于調解需有第三人存在并發揮斡旋作用,而協商無需第三者參與。
解決糾紛調解最為快捷
調解,尤其是通過旅游投訴受理機構進行調解,是旅游者通常采取的旅游糾紛處理方式。與仲裁、訴訟相比,調解程序約束較少,簡便快捷;與雙方當事人協商和解相比,調解因有處于中立地位的第三方參與,雙方當事人更容易達成一致。發揮調解的優勢,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否則很難達到消弭矛盾、化解爭執的目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游客參團旅游應該選擇合法旅行社,并取得發票、行程表,簽訂合同,以證明與旅行社的交易關系和服務約定。許多參加旅游團沒有取得以上證明的游客,往往由于無法判斷責任主體,造成調解困難。
有哪些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旅游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旅游糾紛,是指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游發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旅游經營者”是指以自己的名義經營旅游業務,向公眾提供旅游服務的人。“旅游輔助服務者”是指與旅游經營者存在合同關系,協助旅游經營者履行旅游合同義務,實際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娛樂等旅游服務的人。旅游者在自行旅游過程中與旅游景點經營者因旅游發生的糾紛,參照適用本規定。
第二條以單位、家庭等集體形式與旅游經營者訂立旅游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除集體以合同一方當事人名義起訴外,旅游者個人提起旅游合同糾紛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三條因旅游經營者方面的同一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選擇要求旅游經營者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選擇的案由進行審理。
第四條因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原因導致旅游經營者違約,旅游者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可以將旅游輔助服務者追加為第三人。
第五條旅游經營者已投保責任險,旅游者因保險責任事故僅起訴旅游經營者的,人民法院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將保險公司列為第三人。
第六條旅游經營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旅游者合法權益的責任,旅游者請求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認定該內容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由第三人承擔責任;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旅游者請求其承擔相應補充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對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游項目未履行告知、警示義務,造成旅游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旅游者未按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要求提供與旅游活動相關的個人健康信息并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不聽從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的告知、警示,參加不適合自身條件的旅游活動,導致旅游過程中出現身損害、財產損失,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旅游經營者、旅游輔助服務者泄露旅游者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旅游者同意公開其個人信息,旅游者請求其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條旅游經營者將旅游業務轉讓給其他旅游經營者,旅游者不同意轉讓,請求解除旅游合同、追究旅游經營者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旅游經營者擅自將其旅游業務轉讓給其他旅游經營者,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遭受損害,請求與其簽訂旅游合同的旅游經營者和實際提供旅游服務的旅游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除合同性質不宜轉讓或者合同另有約定之外,在旅游行程開始前的合理期間內,旅游者將其在旅游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轉讓給第三人,請求確認轉讓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前款所述原因,旅游經營者請求旅游者、第三人給付增加的費用或者旅游者請求旅游經營者退還減少的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旅游糾紛的協調是有很多的形式進行處理的,以及很多的都會經過法律進行處理,那么對于這方面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大家可以多多進行勞逸結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工人出車禍死亡誰的責任
2021-01-31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