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唆殺人和殺人者誰判的重
教唆他人殺人的,被教唆人實施了殺人行為的,誰判得重要依據具體的案情確定,如果教唆人在殺人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樣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教唆犯成立條件
1、教唆對象
關于教唆對象,存在兩種觀點:
極端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具備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與有責性為條件)認為,教唆對象必須是有責任的人;
限制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為條件,不以正犯具備有責性為前提)認為,教唆對象可以是無責任能力的人,但必須是有一定規范意識的人,否則成立間接正犯(如教唆幼兒或者高度的精神病患者等缺乏規范意識的人犯罪)。
教唆對象必須特定,但不限于特定的一人,包括特定的二人以上。
如果唆使的對象不特定,則叫:煽動,不成立教唆。
由于教唆是使他人產生犯罪的決意,故在被教唆者已經產生犯罪決意的情況下,不可能再成立教唆,只能成立幫助犯。
2、教唆行為
教唆行為必須引起他人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的意思(不等于犯罪故意),進而使之實行犯罪。
故意教唆他人實施過失犯罪的,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方法不限,但不作為方式不能構成教唆行為。如果威脅、強迫導致被教唆者完全喪失意志自由的,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行為不要求對具體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但教唆行為必須是教唆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的犯罪行為,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是教唆行為。
按照限制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共犯對正犯故意具有從屬性,存在肯定說和否定說的分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教唆他人殺人的,被教唆人實施了殺人行為的,誰判得重要依據具體的案情確定,如果教唆人在殺人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樣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2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
2021-01-29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