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唆殺人和殺人者誰判的重
教唆他人殺人的,被教唆人實施了殺人行為的,誰判得重要依據具體的案情確定,如果教唆人在殺人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樣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教唆犯成立條件
1、教唆對象
關于教唆對象,存在兩種觀點:
極端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具備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與有責性為條件)認為,教唆對象必須是有責任的人;
限制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為條件,不以正犯具備有責性為前提)認為,教唆對象可以是無責任能力的人,但必須是有一定規范意識的人,否則成立間接正犯(如教唆幼兒或者高度的精神病患者等缺乏規范意識的人犯罪)。
教唆對象必須特定,但不限于特定的一人,包括特定的二人以上。
如果唆使的對象不特定,則叫:煽動,不成立教唆。
由于教唆是使他人產生犯罪的決意,故在被教唆者已經產生犯罪決意的情況下,不可能再成立教唆,只能成立幫助犯。
2、教唆行為
教唆行為必須引起他人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的意思(不等于犯罪故意),進而使之實行犯罪。
故意教唆他人實施過失犯罪的,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方法不限,但不作為方式不能構成教唆行為。如果威脅、強迫導致被教唆者完全喪失意志自由的,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行為不要求對具體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但教唆行為必須是教唆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的犯罪行為,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是教唆行為。
按照限制從屬性說,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共犯對正犯故意具有從屬性,存在肯定說和否定說的分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教唆他人殺人的,被教唆人實施了殺人行為的,誰判得重要依據具體的案情確定,如果教唆人在殺人行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樣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