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欺詐行為
合同民事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或誤導對方基于此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以簽訂合同達到欺詐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詐行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虛假的質量欺詐行為;
2、虛假的商品標識欺詐行為;
3、虛假的合同主體欺詐行為;
4、虛假的宣傳欺詐行為;
5、虛假的價格欺詐行為。
合同民事欺詐有四大特點
一、欺詐人發出欺騙性或虛假性的邀請,誘導對方向自己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采取欺詐手段實現簽約目的。
二、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
三、所簽合同生效后欺詐人通過雙方履行該合同,達到其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四、目前合同欺詐的突出特點是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合同欺詐不同于合同糾紛
合同欺詐也是通過合同的形式進行,但不同于合同糾紛。兩者的區別主要是看行為人有沒有騙取他人財物、非法占有財產的目的,客觀上是否采取了欺騙手段,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不是惟一的標準。
區別一: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根本沒履行合同的意愿,簽訂合同只是為了達到占有對方財物的目的,就是合同欺詐行為。如果具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由于客觀原因或主觀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履行能力,雖經過努力仍不見成效的,則按合同糾紛處理。
區別二:合同簽訂時和合同簽訂后行為人具有履行能力,但卻虛構事實或制造借口,故意不履行合同。以達到占有對方財物的目的,構成合同欺詐。如果當事人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工作失誤而給對方造成損失,應按合同糾紛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