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是指以獲取不平等的經濟利益為目的,在經濟活動中故意以不真實的情況作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斷錯誤,從而達到在發(fā)生、變更、消滅一定經濟法律關系時獲得優(yōu)于對方當事人的經濟利益的行為。
構成合同欺詐的條件,一是行為人主觀上有欺騙對方的故意;二是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騙行為;三是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覺簽訂了合同;四是合同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使對方當事人蒙受經濟損失。進行合同欺詐的行為人為了獲取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的經濟利益,總是千方百計地逃避法律,在手段上更是花樣翻新。
相關知識:
合同詐騙的常見形式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刑期執(zhí)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五保戶的監(jiān)護人是誰
2021-03-09根據(jù)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
2021-01-26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jù)嗎
2020-12-16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中介租房手續(xù)費是多少
2021-02-1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08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fā)通知嗎
2020-12-28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17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