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品加工企業向社會招聘一名銷售主管,王小姐前往應聘,雙方協商洽談中,王小姐向企業提交了以往在多個企業從事過銷售主管的書面說明。企業求賢若渴,急需一名銷售主管打開銷售局面,對王小姐工作經歷相當滿意,于是雙方當即協商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約定:企業聘用王小姐為銷售主管,試用期三個月;王小姐全權負責企業銷售業務,并對銷售部人員的聘用享有決定權。勞動合同簽訂后,企業即要求王小姐上班工作。
二個月后,企業發現王小姐的銷售業績平平,遂對王小姐的工作經歷產生懷疑。經調查發現,王小姐所說的在多個企業從事過銷售主管純屬虛構。為了避免王小姐繼續工作可能產生的問題,企業當即做出了解除合同的決定。王小姐認為自己正在努力開拓銷售渠道并即將取得業績,以往工作經歷與目前工作并無關系,企業即時解除合同沒有依據。雙方于是發生爭議。
案例分析:王小姐的勞動合同應屬無效
《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但是,當事人如采取欺詐或威脅的行為簽訂了勞動合同,該份勞動合同是否也具有法律約束力?《勞動法》第十八條做出明確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這個“沒有法律約束力”,是從勞動合同訂立的時候起算的,即該勞動合同從未產生過法律約束力。
本案中,王小姐為了達到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隱瞞了真實情況,虛構了以往在多個企業從事過銷售主管的工作經歷,騙取了企業的信任,致使企業在急需銷售主管的時候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因此,王小姐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應屬無效合同。該無效勞動合同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應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溫馨提醒:用人單位要用好知情權
應聘者有知情權,用人單位也有知情權。《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八條規定:“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前,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相關的規章制度、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如實說明;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時,有權了解勞動者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歷等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該條體現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所共同享有的知情權,違反此規定,將承擔法律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單位履行知情權的義務必須在訂立勞動合同前。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時,對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歷,這幾個主要關鍵信息應當予以充分的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醫療期內辭退職工違法嗎
2021-01-27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