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合同訂立中的欺詐問題
由于欺詐和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應分為兩類。一是一方通過欺詐和脅迫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應被視為無效合同,二是一方通過欺詐和脅迫訂立的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只損害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此類合同應視為可撤銷合同。將其視為可撤銷合同是因為:
(1)它可以充分尊重被欺詐方的意愿,充分體現民法的自愿原則。誠然,欺詐是一種違法行為,但由于欺詐而簽訂的合同主要是意圖表達不真實的合同,這通常很難讓外界判斷。如果受騙者不打算受騙,法院和仲裁機構往往很難主動干預(2)雖然有些欺詐可能會給欺詐者造成損失,但損失可能很小,被害人可能仍然認為合同對自己有利,并愿意受合同約束。例如,被害人想要取得合同約定的標的物,只能根據生效的合同要求欺詐人按照合同約定的質量交付標的物,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如果合同被宣布無效,受害者就不能提出這樣的索賠。特別是,應該指出的是,在許多情況下,在合同被宣告無效后,責令欺詐方承擔違約責任比責令欺詐方承擔違約責任對受害人更有利。例如,違約責任的形式包括違約賠償金、損失賠償金、存款責任等。損失賠償金還可以包括約定的損失賠償金和預期利益賠償金,當合同被宣布無效時,受害人不得要求欺詐人根據有效合同承擔違約金責任、約定的損失賠償責任、預期利益責任、雙倍返還定金責任等。因欺詐訂立的合同被視為無效合同的,無論當事人是否請求宣告合同無效,法院和仲裁機構都可以主動宣告合同無效,使被害人喪失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救濟的權利,這對被害人極為不利。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我國《合同法》對《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而訂立合同的,被欺騙的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也就是說,對于此類合同,如果受害人認為合同的持續有效性對他有利,他可以要求變更合同。認為適用違約責任對自己更有利的,可以要求在合同確認有效時責令欺詐人承擔違約責任;認為合同繼續有效對其不利的,可以請求法院和仲裁機構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合同被宣布無效后,同樣的后果也會發生。總之,《合同法》將此類合同視為可撤銷合同,并給予受害者更多選擇,這非常有利于保護受害者。
欺詐不同于明顯的不公平。一方故意欺騙他人,使他人陷入錯誤,訂立某種合同,也可能造成明顯的不公平后果,因為一方對他人的欺詐通常會使欺詐方受益,也可能給被欺詐方造成損失。但欺詐顯然不同于表面上的不公平。一方面,欺詐是一方故意制造假象,使另一方犯錯;在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下,只有一方利用另一方的魯莽和缺乏經驗,不欺騙他人。另一方面,在欺詐案件中,受害人遭受的損害完全是欺詐的結果,受害人沒有主觀選擇自己行為的自由;在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下,受害人有一定的自由主觀選擇自己的行為。受害人因魯莽和缺乏經驗而與另一方簽訂合同。在很多情況下,他都有錯,以上就是相關的答案。如果合同中存在欺詐行為,則該合同無效,可被視為可撤銷合同。如果欺騙他人,也可能構成詐騙罪,此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魯巴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利差益
2021-01-17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