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股東協議、合資合同、章程中增加了相關的免責條款,以防范風險p>
傳統公司法理論中有“商業判斷規則”,即董事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在作出商業判斷和決策時,如果出于善意履行注意義務,獲取合理信息,即使決策是錯誤的,但是,我國《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商事判決規則”,司法實踐中也存在爭議。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公司可以考慮在公司章程中增加以下類似規定,以降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在董事會和公司章程規定的職責范圍內的行為,不承擔個人法律責任,但構成玩忽職守、嚴重失職的除外,以及違法肆意瀆職或故意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p>
根據上述協議,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公司經營活動向公司提出索賠或承擔責任的,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但導致索賠或承擔責任的行為不得構成營私舞弊、嚴重失職行為,肆意瀆職或者故意損害公司利益的。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因上述索賠遭受損失的,公司應當賠償損失,并賠償其合理的律師費和其他費用p>
2。通過集體決策規避風險,應當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提出明確的異議,并記入有關會議記錄p>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理論,公司的重大經營活動應當由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定,董事會的集體決策,除非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本章程的規定,視為公司的決策,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否則應當執行,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擔任法定代表人時,由股東會或者董事會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對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作出決定;同時,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也應當在相應的會議記錄中明確提出異議,避免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
2002年1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三十九條規定:“經股東大會批準,上市公司可以為董事購買責任保險。但是,董事因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而承擔的責任除外p>目前,我國主要保險公司都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投保了高管責任風險保險。當董事因履行職責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時,保險公司可以對該部分進行賠償,以規避董事的人身財產風險。公司可考慮建立執業責任風險保險制度,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購買責任保險,如有其他疑問,可盡量降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無效后保證人能否免責
2021-01-31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