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多數被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被告人除了會面對被剝奪自由的刑罰以外還可能會因自己的罪責被罰款,但是案件審理的時候結合了被告認罪的情節就會得到法官從寬地進行判決,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法律規定認罪認罰罰多少?
一、法律規定認罪認罰罰多少?
法律中并沒有對認罪認罰罰款減刑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但是認罪認罰最多可以得到基準刑30%的從寬處罰幅度。
相關知識:
一般而言,“認罪”是指犯罪人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明示或默示承認自己已經做出某種帶有犯罪性惡劣行徑的行為。它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主觀方面,犯罪人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錯誤,內心深處產生真心悔改之意。二是客觀方面,犯罪人對自己的犯罪有供認不諱的客觀事實。關于“態度”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人的舉止神情;二是指人對于事情的看法和采用的行動。[1](p1320)社會心理學中“態度”的定義是:個體對某一特定事物、觀念或他人穩固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心理傾向。盡管《現代漢語詞典》和社會心理學對“態度”的表述和所考察的維度不同,但其實質一致,即“態度”由“認識”(對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評價)和“行為”(由認識引起的所預備采取的反應)兩個核心要素組成。“認罪態度”屬于“態度”范疇,它僅僅是“態度”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因此,我們不妨將“認罪”和“態度”作為邏輯起點,并結合刑事犯罪的特點,對“認罪態度”作出界定。“認罪態度”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后,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決之前,出于悔改或者認錯的心理而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認識程度和所采取的行為反應。
“認罪態度”作為悔罪形態,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從主體上看,行為人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不包括罪犯。罪犯服刑態度的優劣是行刑制度中緩刑和減刑應予考慮的因素;第二,從主觀方面看,行為人是出于真心悔改的心理主動的承認自己的犯罪行為,而不是被動的認罪;第三,從客觀方面看,行為人在認識自己犯罪行為時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悔罪形態,包括自首、立功、坦白、積極退贓和賠償損失等;第四,從結構上看,它包括“認罪”和“悔改”兩個部分。“認罪”是行為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的錯誤,以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悔改”表明行為人悔過自新并作出的行為反應,二者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第五,從時間上看,它發生在犯罪行為實施之后,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之前。判決生效之后,甚至在刑罰執行之中,雖然可能涉及到認罪態度問題,但那只是屬于行刑制度中緩刑和減輕考慮的因素,而不屬于量刑情節中所考慮的范疇,所以應將其排除在外;第六,從性質上看,它包括行為人對自己所犯罪行采取的積極姿態和消極姿態,但本文重點圍繞積極的認罪態度展開闡述。
小編認為,雖然刑法中對于被告認罪后能夠減少多少的罰款沒有做出規定,但是對于被告會得到的處罰一定是有所減輕的,這也是鼓勵被告人盡快地主動配合司法機關的審判工作并減輕刑罰的一種方式。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