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減值準則》明確了各項資產減值處理的一般適用原則,并進一步界定了其具體規范的范圍。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新準則的實施將結束博弈,對上市公司的短期利潤產生很大影響。在這場會計準則的歷史性變革中,資產減值準備的變更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焦點。一是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影響。我國目前的情況是,資產減值已成為部分企業操縱損益的主要手段,嚴重損害了會計信息的質量。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實施后,企業將失去立即通過轉回減值準備改善財務狀況的機會,這使得企業對外報告會計信息的態度更加謹慎。新準則規定,除特別準備外的資產減值在未來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它雖然有助于防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操縱利潤,但也可能損害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2。新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未來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重大影響。隨著2007年新準則的實施,那些動用巨額減值準備“隱瞞利潤”的公司,特別是那些經過特殊處理的公司,如鋼鐵、房地產、煤炭等行業,2006年將有最后一次機會利用“秘密儲備”將虧損轉為利潤。因此,新準則將使企業在2007年1月1日前有很強的轉回減值準備的動力,這將對2006年的凈利潤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事實也證明,2006年12月31日,很多上市公司都采用了資產減值準備轉回法。
3。
這主要是由于合并形成的商譽的減值處理。根據新會計準則,商譽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減值測試。因此,對于因企業重組而形成大量商譽的企業,新準則的首次實施對其損益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未來影響較小。企業資產狀況良好的,商譽減值損失小于以前按直線法攤銷的金額,當期利潤增加;企業有不良資產的,商譽減值損失大于以前按直線法攤銷的金額當期利潤將減少。二是完善資產減值會計核算的建議。
雖然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上市公司會計政策變更對本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重要影響的,應當予以說明,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沒有詳細披露大量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或轉回的原因。因此,筆者建議監管部門責令信息披露不足的公司在年報中詳細披露資產減值準備對利潤的影響,包括本年計提減值準備前的利潤和計提減值準備后的利潤。同時,要求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詳細披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依據、方法和程序,增強會計政策選擇正確性的可驗證性。此外,還應要求企業披露近年來計提或轉回的資產減值準備的比較數據,以便投資者更清楚地分析資產減值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和作用。從而判斷企業是否存在年度間業績調控嫌疑。對于違規企業,應加大處罰力度,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并引入民事賠償機制和相應的民事訴訟機制。這樣,就可以對遭受損失的投資者進行補償,讓造假者承擔真正的經濟壓力,從而抑制造假行為。建立健全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由于資產減值準備是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資產信息和價格體系。國家應逐步建立各行業市場價格信息系統,建立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市場報價制度,定期通過互聯網公布資產信息,使評估值真正接近公允價值,從而減少資產減值會計核算中的主觀因素,減少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空間。同時,出臺相應的指導性法規,規范信息市場,使企業的資產減值準備有章可循,提高資產減值會計的可操作性,增強資產減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觀性,從而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完善相關政策法規,設置合理的評價指標。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連續兩年虧損按ST處理,連續三年虧損暫停上市退市”。一些虧損公司充分甚至過度使用這一政策。在虧損一年后的第二年,他們往往不提或少提資產減值準備,以爭取利潤,避免st處理。其他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在去年計提了大量資產減值準備,希望贏得最終盈利的可能性和恢復上市的機會。這一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連續性”二字,有必要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善。此外,應建立合理的評價指標,以營業利潤為主要指標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成果,切斷資產減值準備與公司評價指標之間的聯系。這既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控制利潤,也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資產重組操縱收益。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資產減值準則不僅包含更多的內容,而且更為抽象。無論是現金流量的預算,還是資產組的劃分和商譽的減值測試,都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專業判斷能力。只有具備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才能充分認識和估計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為正確制定資產減值準備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它在保留原有會計核算方法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現狀,對一些具體的會計實務進行了變更和規范。這些變化有利于進一步鞏固企業資產質量,充分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計量經營業績,為投資者、債權人和公眾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奠定基礎。在關鍵環節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3立了遺囑的房子能賣嗎
2021-02-22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