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該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裁決之日起生效。是:(一)因執行國家勞動標準發生的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者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補償金數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勞動標準發生的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爭議。同時,該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對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上述規定,第四十七條所列勞動爭議案件實行有條件的一次終審。法律只賦予勞動者訴訟權。只要勞動者在法定期限內不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即具有法律效力,即為終局裁決。也就是說,對于這類案件,人民法院只受理勞動者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過去,只要勞動爭議案件得到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與以往相比,這部法律體現了對勞動者的特殊保護。該法第49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其有六項法律理由,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該法第47條規定的幾種終局裁決。六大法律原因是:(1)法律法規適用確有錯誤;(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沒有管轄權;(3)違反法定程序;(4)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5)對方隱瞞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6) 仲裁員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對終局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經審查認為有合法理由的,只能裁定撤銷裁決,不得處理直接爭論。裁定撤銷后,當事人仍需就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四,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撤銷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起訴訟。根據該法第16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履行調解組織就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勞動者可以依法持有調解協議,請愿書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根據這一規定,對于第16條所列的幾種糾紛,當事人可以根據調解組織達成的調解協議直接申請支付令,法院可以不經仲裁前程序受理。當事人就上述爭議自行協商達成的和解協議,是否可以申請支付令,本法沒有明確規定。我認為可以根據本條規定申請支付令,也可以不經過仲裁程序就一般民事案件提起訴訟。根據本法第十條的規定,調解組織包括:(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三)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調解組織。第四,仲裁委員會受理申請或者作出裁決后仍不作出決定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該法第29條和第43條分別規定了仲裁機構受理勞動爭議申請的期限和聽證期限。根據法律規定,仲裁機構受理仲裁申請,應當在5日內作出決定,45日內作出判決,最長不超過60日。逾期不作出決定或者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就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2次判不離婚依據
2021-01-05超期羈押怎么救濟
2020-12-30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