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
李某大學會計專業畢業后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他在公司的工作崗位一直是會計,這也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他的收入約為2800元。但不久前,該單位銷售部一名員工離職,因此該單位提出,李某的職位應改為業務員,其工資也應改為1000元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隨銷售業績波動。李說他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調職應該協商。不過,不管他是否同意,公司都會發出通知,宣布他的職位將改為業務員,雙方將發生糾紛。李某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上訴,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李的請求能得到支持嗎?《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另行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同意合同內容后仍不變更勞動合同的。本案爭議焦點是:單位能否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變更是指勞動關系雙方在勞動合同生效后、勞動合同履行前,就修改、補充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某些條款達成協議的法律行為。
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充分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在實踐中,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與合同有關的所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勞動合同難以履行,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失衡,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勞動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變更勞動合同,但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隨意變更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的內容可以變更;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重要法律原因。另外,勞動合同的變更應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雙方各執一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方改變單位是無效的。
來自《北京就業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商標標識中文字算使用商標嗎
2021-01-22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程序有哪些特殊規定
2021-03-20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