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
李某大學會計專業畢業后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他在公司的工作崗位一直是會計,這也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他的收入約為2800元。但不久前,該單位銷售部一名員工離職,因此該單位提出,李某的職位應改為業務員,其工資也應改為1000元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隨銷售業績波動。李說他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調職應該協商。不過,不管他是否同意,公司都會發出通知,宣布他的職位將改為業務員,雙方將發生糾紛。李某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上訴,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李的請求能得到支持嗎?《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另行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同意合同內容后仍不變更勞動合同的。本案爭議焦點是:單位能否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變更是指勞動關系雙方在勞動合同生效后、勞動合同履行前,就修改、補充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某些條款達成協議的法律行為。
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充分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在實踐中,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與合同有關的所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勞動合同難以履行,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失衡,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勞動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變更勞動合同,但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隨意變更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的內容可以變更;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重要法律原因。另外,勞動合同的變更應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雙方各執一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方改變單位是無效的。
來自《北京就業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散步被小區的狗咬傷應該找誰賠償
2020-12-06居民樓著火了國家給賠償嗎
2021-03-02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