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首次履行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又稱后履行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由于理論界存在著不同的術語,因此一直以來都是混淆不清的。然而,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稱之為“先履行防衛權”。在傳統民法中,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之說,但沒有“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合同法》第六十七條首次明確了先履行抗辯權。所謂第一次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之間相互承擔債務,有履行順序的,在第一次履行方不履行前,第二次履行方可以拒絕其履行請求,第一次履行方不履行的,第二履行方可以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第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首先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是:第一,雙方當事人應當相互承擔債務;第二,雙方當事人應當有履行順序;第三,一方當事人應當履行未履行的債務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債務。第一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基本相同,唯一的區別是第一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有先后順序;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務履行沒有先后順序。三是首次履行抗辯權的行使,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期屆滿時拒絕履行合同義務。這種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可以表述為“保留自己的履行”或者“中止履行合同義務”。行使履約抗辯權是否需要向對方明確意思表示?是否需要及時通知對方?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規則。第一,因對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行使首次履行抗辯權時,可以不通知對方當事人。因為對方不知情,不會對對方造成傷害。優先履行抗辯權的履行,是指逾期不履行債務的行為。此時,應當推定先行履行的一方當事人知道對方當事人正在行使自己的對抗權。在不通知另一方的情況下行使對先前履行的抗辯權,不構成合同責任。這不同于行使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當事人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因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是根據合同或者法律規定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告知對方,使對方有機會舉證或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先履行抗辯權的,有后履行的義務,對方有先履行的義務。先履行義務一方因故不能履行的,應當通知后履行義務一方。先履行義務的一方要求對方履行而不履行義務的,對方應當明確告知拒絕的意思。當然,行使優先履行抗辯權的一方也可以主動通知對方,要求對方履行合同。第二,當負有首次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履行中存在重大瑕疵或者僅履行部分瑕疵時,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對方當事人應當通知對方行使首次履行抗辯權,并給予對方舉證的機會,解釋和糾正,防止損失擴大。有時,先表演的一方可能不知道自己表演的效果。例如,合同規定甲方1月2日交貨,乙方3月1日付款。乙方在收到貨物時,發現貨物與合同嚴重不符,可以在履行期結束時拒絕付款,同時通知對方,對方可以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