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不允許買賣。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也不予批準。
宅基地出售若干情況
1、城市居民取得農村村民宅基地上房屋的方式:有依據繼承、贈與等行為取得的;有因農轉非后仍繼續持有的;有依據買賣協議取得的;有購得訴爭房屋后又將房屋轉賣本村村民或外村村民的;也有轉手賣給其他城市居民的。
2、外村村民取得本村村民宅基地上房屋的方式:這種情況包括不同省份、市區之間,乃至同一區縣不同村鎮之間的房屋買賣情形。除單純的買賣行為外,還有轉讓后該買方的外村村民又與本村村民結婚的;有為規避法律以本村他人的名義購買房屋實際居住的。由于土地所有權人不同及審批權限不同,現有訴爭的買賣協議上可見從村委會到鄉政府蓋章確認的多種形式,更以無任何組織確認的情況居多。從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屬變化上看,訴爭房屋轉讓過程中及其后,宅基地使用權多以未發生改變為主,也有受讓方取得行政機關核發
宅基地出售合同效力
關于外村村民能否購買宅基地上房屋的問題,房屋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認為: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是不允許農民將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宅基地及房屋賣給外村農民的。其法律依據為1999年《土地管理法》的第43條規定,該規定的內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房屋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由此規定引申出只允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轉讓宅基地上的房屋。
關于如何理解這些規定的含義,普遍的觀點認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的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但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因此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農民之間的宅基地上的房屋轉讓應限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即使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轉讓亦應經法定機關審批方為有效。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民之間房屋買賣應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管轄法院是哪個,軍人離婚到哪個法院起訴?
2021-02-03分居多久可以離婚,法院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判離婚
2020-12-06不準離婚判決書范文
2021-03-10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怎么寫
2020-11-08離婚協議書是自己寫嗎
2021-02-28離婚協議書離婚程序
2021-02-26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3家暴離婚后財產怎么分割
2021-02-17家暴離婚賠償是怎樣的
2020-11-19訴訟離婚訴訟費需要花多少錢?
2020-11-13女方單方面提出離婚需要哪些條件
2020-11-26過錯方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1離婚后子女共同撫養權嗎 可以共同擁有嗎
2020-12-14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
2021-03-03撫養權變更去哪里公證?
2020-11-26離婚不給孩子撫養費怎么辦
2021-01-15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1-03-24監護人證明范本怎么寫?格式內容是怎樣的?
2021-01-27監護人怎么確定?
2021-02-22監護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