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4)滬二中行初字第2號
原告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萬安街345號,經(jīng)營地上海市大連路1079號和平商廈1504室。
法定代表人高桔,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主任會計師。
委托代理人周仁昌,上海市群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姜黎平,女,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
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住所地上海市人民大道200號。
法定代表人韓正,上海市市長。
委托代理人宋健,男,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楊海寧,女,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第三人陳玉林,男,1964年1月23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七莘路2288弄3號502室。
第三人周仁清,男,1949年2月18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新德路1058弄12號502室。
委托代理人姜黎平(同為原告代理人),女,1951年2月10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大連路1079號和平商廈1604室。
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汶?yún)R公司)因工商行政復議一案,不服上海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滬府復決字(2003)第48號復議決定,于2004年1月7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4年2月17日立案受理,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通知陳玉林、周仁清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4月2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汶?yún)R公司委托代理人姜黎平、委托代理人周仁昌律師,被告市政府委托代理人宋健、楊海寧,第三人陳玉林,第三人周仁清的委托代理人姜黎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告市政府于2003年12月18日,因陳玉林申請,作出滬府復決字(2003)第48號《行政復議決定書》,認定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原為上海文匯審計事務所,1999年改制為有限公司,2000年經(jīng)核準更名為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2003年4月1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工商局)核準汶?yún)R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行為證據(jù)不足,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目規(guī)定,決定:撤銷被申請人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3年4月1日作出的核準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具體行政行為。
原告訴稱:其公司不服被告所作復議決定,該決定撤銷了市工商局為其公司核準法定代表人變更的行為是錯誤的,陳玉林不是工商管理登記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不是適格的復議申請人;且被告認定事實錯誤,原告是自然人組織設立的有限公司,無上級主管部門及開辦單位,也就不可能出具免職文件;原告變更法定代表人是正常的換屆選舉,法定代表人的產(chǎn)生是由股東會選舉,股東會決議是任命新的法定代表人的文件也是免去原法定代表人的文件;被告適用法律錯誤,被告片面地理解《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違反法律本意;要求撤銷市政府所作的復議決定。
原告為其訴訟提供以下證據(jù):1、財會(2001)1014號文《財政部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離開事務所后是否繼續(xù)享有股東資格的批復》明確“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 (出資人)申請離所,經(jīng)批準離開事務所后,其股東(出資人)資格即終止,應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事務所章程辦理股份轉讓手續(xù)。”2、財會協(xié)字(1998)55號文《財政部關于印發(fā)<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審批辦法>的通知》第七條“申請設立事務所的出資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證書;(二)在事務所執(zhí)業(yè),并不在其他單位從事獲取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工作;(三)審批機關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3、2002年5月9日《關于股東陳玉林、王艷紋退股的股東會決議》及《關于股東陳玉林退股的股東會表決書》,原告用以上依據(jù)及證據(jù)證明陳玉林已不是原告股東,不具有申請復議的資格。
被告市政府辯稱:其所作的復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陳玉林是否是股東,以工商部門登記備案的為依據(jù),陳玉林作為股東的信息仍登記在原告的工商信息中,陳玉林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其提起復議,被告予以受理是符合復議法的。原告未向市工商局提供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不符合《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六條應當提交“對原企業(yè)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規(guī)定,市工商局核準登記屬證據(jù)不足。原告起訴理由不能成立。
第三人陳玉林同意被告意見。
第三人周仁清同意原告意見。
在本院審理中,被告為證明其復議行政行為合法提供了以下的事實證據(jù)及依據(jù):
(一)、執(zhí)法主體資格依據(j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一款。原告及第三人均對被告執(zhí)法主體資格無異議。
(二)、行政復議程序合法的證據(jù)為,1、陳玉林2003年9月24日的《行政復議申請書》;2、2003年9月26日被告給原告的《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 (二)》;3、2003年9月26日被告給市工商局的《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4、2003年11月20日的《行政復議延長審理期限通知書》;5、本案《行政復議決定書》于2003年12月22日發(fā)給當事人的郵寄憑證。原告及第三人均對被告執(zhí)法程序合法無異議。
(三)、復議決定認定事實的證據(jù)為,1、2003年11月6日與原告的法定代表人高桔所作的調(diào)查筆錄,證明原告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時未提供對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2、2003年10月8日市工商局的《行政復議答復書》及其提供的原告《企業(yè)法人變更登記申請書》、股東會決議、企業(yè)法定代表人任職承諾書、原告變更法定代表人的《申請書》、上海市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關于同意汶?yún)R公司第二屆主任會計師的批復、自然人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受理通知書、核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通知單等,證明市工商局提供的材料中也無對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3、(2002)滬二中民三(商)終字第551號《民事裁定書》,證明原告的改制過程;4、市工商局處備案的原告設立時章程與股東會決議,證明涉案的相關情況。原告對被告認定事實證據(jù)的真實性不持異議,但認為有限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不需免職文件。第三人周仁清同意原告意見。第三人陳玉林對被告認定事實的證據(jù)無異議。
(四)、被告所適用的法律依據(jù)為,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五條、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0號《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六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目的規(guī)定。原告及第三人周仁清對被告適用上述依據(jù)1無異議,但認為不適用依據(jù)2、3的規(guī)定,有限公司無上級主管,無需提供免職文件。第三人陳玉林對被告適用法律無異議。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03年9月24日第三人陳玉林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復議申請,要求撤銷市工商局核準汶?yún)R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行為。2003年12月18日被告依據(jù)上述其所提供的證據(jù)作出滬府復決字(2003)第48號行政復議決定,認定1999年汶?yún)R公司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00年汶?yún)R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周仁清,陳玉林為汶?yún)R公司的股東。2002年2月,陳玉林離開汶?yún)R公司并辦理了相關手續(xù)。2002年10月25日,汶?yún)R公司召開股東會,選舉高桔為主任會計師兼法定代表人,并就有關內(nèi)容形成股東會決議。2003年3月13日上海市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作出滬會協(xié)[2003]32號《關于同意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第二屆主任會計師的批復》,同意高桔任汶?yún)R公司的主任會計師。之后,汶?yún)R公司向市工商局提交了《企業(yè)法人變更登記申請書》、股東會決議、上海市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作出的滬會協(xié)[2003]32號文件等材料,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2003年4月1日市工商局核準汶?yún)R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被告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司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作出的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三)公司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9年6月23 日以第90號令(以下簡稱90號令)發(fā)布的《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申請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應當向原企業(yè)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對企業(yè)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二)對企業(yè)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職文件;(三)由原法定代表人或擬任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汶?yún)R公司在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時未向被申請人提供對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市工商局核準汶?yún)R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屬證據(jù)不足。被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目規(guī)定,作出決定:撤銷被申請人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3年4月1日作出的核準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具體行政行為。汶?yún)R公司不服,提起本案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復議法》)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被告具有作出本案復議行政行為的執(zhí)法主體資格。被告基于第三人陳玉林之申請,在法定期間,向原告發(fā)出《行政復議申請受理通知書》、向市工商局發(fā)出《行政復議答復通知書》、向各方當事人發(fā)出《行政復議延長審理期限通知書》并將所作的復議決定送達當事人;被告執(zhí)法程序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所作復議決定提供的證據(jù)確鑿;被告根據(jù)原告的陳述及市工商局提供的材料,認定的原告在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時未向市工商局提供對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事實清楚。被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六條之規(guī)定,所作的復議決定,適用法律正確。關于陳玉林不具有申請復議的主體資格問題;根據(jù)《復議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一)項公民、法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規(guī)定了可以申請復議的范圍,陳玉林提出的申請符合該條款之規(guī)定,被告對陳玉林復議申請予以受理是正確的。關于原告提出的被告所作復議適用的法律不當?shù)膯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明確,應當提供公司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yè)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申請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應當向原企業(yè)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對企業(yè)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職文件……;”由此可見,法律及規(guī)章對此作了明確規(guī)定,需要提供免職文件;復議機關是依法行政,也就是必須按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履行行政職責,被告基于市工商局在核準原告變更法定代表人時未按規(guī)定執(zhí)法,撤銷市工商局作出的核準汶?yún)R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正確的。原告的起訴理由不能成立,被訴行政行為應予維持。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12月18日作出的滬府復決字(2003)第48號《行政復議決定》。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上海汶?yún)R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三人陳玉林、第三人周仁清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直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上訴狀副本。
審 判 長 王錦萍
代理審判員 沈亦平
代理審判員 周 華
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張 璇
書 記 員 章晶燕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指令下級或其他同級法院重新確認用)
2020-10-14鑒定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fā)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jiān)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查封(扣押、凍結)財產(chǎn)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____________執(zhí)行回執(zhí)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理由審查意見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傳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單位犯罪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審判監(jiān)督程序適用)
2020-10-14罪犯入監(jiān)登記表
2020-10-14重要罪犯登記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