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龍巖墨緣齋實業公司。
被告:福建省龍巖市統計局。
龍巖墨緣齋實業公司于1995年辦理統計登記。1997年12月18日龍巖市新羅區組織召開統計年報會議,墨緣齋實業公司沒有派員參加,會后雖派人到新羅區統計局領取,并上報了財務統計報表等,但沒有領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經新羅區統計局電話催報和郵寄通知催報,墨緣齋實業公司仍未按通知限定的時間領取并上報勞動工資統計報表。1998年4月17日龍巖市統計局在對墨緣齋實業公司進行統計執法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既沒有參加新羅區統計年報會,又不領取并上報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于1998年5月25日作出龍統罰字(1998)第4號行政處罰決定,予以墨緣齋實業公司罰款6000元的處罰。墨緣齋實業公司不服,向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訴稱,公司從1995年辦理統計登記證以來,均能按期向統計機構上報各種統計報表。1997年勞動工資報表未報的原因是公司負責人和公司統計人員外出,未能參加年報統計會議。會后公司即派人到新羅區統計局領取報表,只領到財務報表而沒有領到勞動工資報表,事后,龍巖市統計局的工作人員指出墨緣齋實業公司尚缺報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墨緣齋實業公司當即要求補報,但工作人員說太遲了。由此可見,墨緣齋實業公司在主觀和客觀上都不存在拒報勞動工資統計報表。龍巖市統計局在作出處罰決定時沒有依法告知原告享有舉行聽證的權利,存在程序上的違法。所以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撤銷龍巖市統計局的處罰決定。
龍巖市統計局答辯稱,墨緣齋實業公司經多次電話和郵寄通知催報,仍不上報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其行為已構成拒報統計資料,依法應處以3000-50000元的罰款。龍巖市統計局根據福建省統計局閩統法字(1997)176號《關于統計執法在何種情況下應適用聽證程序問題的批復》的規定,統計行政機關對單位作出10000元以上罰款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龍巖市統計局對墨緣齋實業公司處以6000元罰款,依規定不須舉行聽證程序。請求法院判令維持龍巖市統計局的行政處罰決定。
審判
新羅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企業事業組織等統計調查對象依法應承擔及時、準確上報統計資料的義務。墨緣齋實業公司沒有參加新羅區組織召開的年報統計會議,會后經新羅區統計局電話及郵寄通知催報,墨緣齋實業公司仍未主動到新羅區統計局領取、上報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其行為已構成拒報統計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雖規定罰款數額較大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舉行聽證的權利,但數額較大的具體界限法律沒有規定,被告未告知原告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沒有違反法律規定。被告作出的龍統罰字(1998)4號行政處罰決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福建省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拒報統計資料的予以警告,并可處以罰款。被告對原告的拒報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有給予警告處罰,即單處罰款處罰,屬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根據《福建省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二目之規定,于1998年8月28日作出判決:
(一)撤銷被告龍巖市統計局作出的龍統罰字(1998)4號行政處罰決定。
(二)責成被告龍巖市統計局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重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一審宣判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上訴。
評析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本案被告龍巖市統計局對原告作出6000元的罰款決定前,是否必須告知原告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我國《行政處罰法》規范了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對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部較為系統規定行政處罰有關內容的法律中,體現了程序促規范、規范促公正的立法宗旨。該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該法第五章則整章規定了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遵守的程序,而聽證程序即是其中一種。聽證制度對于監督行政機關及時糾正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有重大意義,屬于行政相對人的權利之一。《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從中可見,目前舉行聽證的范圍是有所限制的,即特定于該法規定的三種情形。對于前二種情形,規定明確清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未履行告知權利程序,就屬程序違法。而對第三種,即“較大數額罰款”的數額界定,何為較大,法律、行政法規并無統一規定。在本案中,福建省統計局閩統法字(1997)176號《關于統計行政執法在何種情況下應適用聽證程序問題的批復》中規定:“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統計行政機關在對單位作出10000元以上罰款或者對個人作出1000元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該規范性文件不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被告對原告作出予以6000元罰款,低于本省“較大數額”10000元的起點,被告未告知原告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不違反法律規定。
二、關于本案適用法律問題。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行政法規規范的行政管理相對人實施的制裁。它是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保障行政相對人遵守行政法律規定,維護良好的社會程序、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它充分體現了懲戒性特點,即處罰不是目的,而是通過行政制裁,促使行政相對人不再重犯。《行政處罰法》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了罰責相適及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歸根到底,行政執法機關都不能偏離依法行政的軌道,必須依照法定權限,法律規定的處罰適用條件和程序去實施,這是權利和義務、權力和職責相平衡的結果,反之就是違法行政。《統計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統計調查對象有“拒報或者屢次遲報統計資料的”等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予以警告,并可以處以罰款。”從該條規定可見,對有本條規定的違法統計行為,統計執法機關首要選擇的應是警告,而后視情況可以并處罰款。《福建省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了對違法統計行為罰款幅度是“3000-50000元。”被告本應依法定的條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然而被告在本案中沒有適用法律條文中必須適用的內容,違背了法條的本義。雖然被告作出的罰款數額在法定幅度內,但其沒有完整、準確地適用法律、法規,屬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應依法判決撤銷。
綜上,本案被告龍巖市統計局以原告墨緣齋實業公司拒報統計資料為由而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新羅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同時,責令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是正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準許或駁回催告申請用)
2020-10-14延期執行申請書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