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北京友邦基業科貿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豐臺區西鐵營174號。
法定代表人劉通生,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朱黎光,北京金之橋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主任。
委托代理人石競,物理申訴處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耿博,行政訴訟處審查員。
第三人賀榮友,男,漢族,1955年6月29日出生,北京大友大科技有限公司職員,住北京市宣武區白紙坊新建15號樓3層5號。
第三人董瑞安,男,漢族,1954年1月30日出生,北京市兒童醫院外科技師,住北京市西城區大水車胡同27號。
原告北京友邦基業科貿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友邦基業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3年1月7日作出的第472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4720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3年5月23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第4720號決定的相對方賀榮友、董瑞安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3年8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友邦基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黎光,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石競、耿博,第三人賀榮友、董瑞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專利復審委員會第4720號決定系就友邦基業公司針對賀榮友、董瑞安享有的專利號為94207664.8、名稱為“一種換藥器械”的實用新型專利(下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該決定中認定:1、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均是對換藥器械這一產品的結構限定,雖然其中包含有材料限定,但已經從整體上限定了該產品的結構,因此,該兩項權利要求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2、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由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是針對獨立權利要求而言的,因此,該條款只涉及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而本專利權利要求1并未要求保護托盤與鑷子的具體結構以及它們的連接關系,僅僅要保護該換藥器械包括托盤和鑷子的這種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并不缺少必要技術特征,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由此完全可以實現該技術方案。因此,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3、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7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本專利的說明書中有與該兩項權利要求相同的描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權利要求限定的基礎上是可實現上述兩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技術方案的,不需要多個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因此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是能夠得到說明書的支持的,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5、關于新穎性。證據1已經公開了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并且兩者發明領域相同,具有相同的功能與作用,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備新穎性。引用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7進一步限定了權利要求1中的密封防護薄膜為塑料薄膜。由于證據1中已經公開了對所述的醫用器械包進行密封的是塑料袋,即塑料薄膜的特征,因此,相對于證據1,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同樣不具備新穎性。友邦基業公司還提出本專利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無效,但由于其未提出具體的無效理由以及證據,因此對其主張不予支持。基于上述理由,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4720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無效,維持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有效。
原告友邦基業公司不服該決定,向本院起訴稱:1、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7或者說明已知技術托盤和鑷子的材料,或者說明已知技術托盤和鑷子與塑料袋的簡單組合,沒有描述任何產品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且明顯不是新的技術方案,因此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決定對此認定有誤。2、原告于無效請求中明確說明“本案專利由于違反了專利法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屬不準授權之列,理應宣告全部無效”。由于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7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引用此缺陷的權利要求自然也具有此缺陷的特征,因此均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理應全部宣告無效,但決定中漏審了這一無效理由。綜上所述,被告作出的第4720號決定程序違法,事實認定有誤,原告據此請求法院判決撤銷第4720號決定中有關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有效的部分。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1、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7均是對換藥器這一產品的結構限定,包括有托盤、鑷子以及外部的密封包裝,雖然其中含有一些材料限定,但權利要求本身已經從整體上限定了該產品的結構,因此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2、原告關于因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7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則引用權利要求1的其他權利要求也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的推理是不正確的,沒有任何依據。3、原告在無效宣告程序中,只提出本專利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并未以該理由針對其他權利要求提出無效請求。原告雖然提出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無效,但是沒有提出具體的理由和證據,因此,被告對該無效請求不予支持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第4720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該決定。
第三人賀榮友、董瑞安述稱:本專利對托盤、鑷子的形狀和構造都提出了新的技術特征,這些特征是以前沒有的,因此本專利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4720號決定正確,原告據此請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
“一種換藥器械”實用新型專利由賀榮友、董瑞安于1994年4月7日向原中國專利局申請,于1995年4月5日被授權公告,專利號為94207664.8.本專利的授權權利要求為:
“1、一種換藥器械,包括有托盤(1)和攝子(2),其特征是托盤(1)和攝子(2)用硬質塑料制成,其外部密封包裝有防護薄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托盤(1)為彎形盤,包括有盤底(3),側壁(4),沿側壁(4)上端開口的周邊外側有加厚凸緣(5),在盤底(3)周邊與側壁(4)下端的結合處有加厚壁(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攝子(2)包括有兩個攝臂(7),兩個攝臂(7)其一端相互固定結全為一體構成結合部分(8),兩個攝臂(7)的自由端部為夾持部分(9),兩個攝臂(7)的內側分別具有與攝臂(7)縱軸線相平行的加強筋(11),兩個攝臂(7)的外側的中間部位加工有網絡花紋(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攝臂(7)的中間部分的內側表面為凹狀弧型表面,外側表面為凸狀弧型表面,其截面為一彎曲的弧狀曲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兩個攝臂(7)的相對置的夾持表面(10)為光滑表面,其前端具有齒。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兩個攝臂(7)的相對置的夾持表面(10)具有齒(13)。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其外部密封防護薄膜為塑料薄膜。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其外部密封防護薄膜為塑料薄膜。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藥器械,其特征是其外部密封防護薄膜為塑料薄膜。“
2002年8月7日,友邦基業公司針對本專利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理由是: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新穎性和創造性、第二十六條第四款以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并明確了其具體的無效請求為:1、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以及第二十一條第二款;2、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7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友邦基業公司同時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第94206410.0號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該專利申請日為1994年3月15日,授權公告日為1994年12月14日。該專利說明書摘要中載明:“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一次性醫用器械包,適用于外科非手術醫療工作,包括換藥、導尿、穿刺、清創和淺表切開引流等多種醫療工作,屬于外科醫療用品。其特征在于器械包由一個塑料托盤組成,托盤上制有多個凹坑,用于放置各種醫療器具和用品,包括塑料鉗子、鑷子、剪刀、塑料碗、膠布等醫用器具和各種敷料,然后用包布包裹,裝入塑料包裝袋內密封消毒后待用。”
證據2:公告號為CN87215549U號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其公告日為1988年9月14日。
證據3:第92202099.X號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其授權公告日為1993年7月7日。
證據4:第93120901.3號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申請日為1993年12月18日,公開日為1995年7月12日。
證據5: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出版社1980年2月第2版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的封面、版權頁以及第1260-1263頁的復印件。
證據6:人民軍醫出版社1987年3月第3版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封面、版權頁以及第G96-G103頁的復印件。
證據7: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的《護理學基礎》的封面、版權頁以及第60-63頁的復印件。
在2002年12月12日進行的口頭審理中,友邦基業公司明確表示:證據1、2、4證明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不具備新穎性;證據2-7分別證明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不具備創造性;權利要求1以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以及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友邦基業公司還提出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無效,但沒有提出具體理由。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說明書、第94206410.0號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第4720號決定、《宣告專利權無效請求書》、《口頭審理記錄表》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該規定是對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客體的限定,即作為專利法保護客體的實用新型應該是針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技術方案。而其中所說的“新的”是針對應該授予專利權的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專利的無效審查過程中,對于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是否屬于新的技術方案,應該按照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本專利權利要求1限定了一種換藥器械,包括有托盤和鑷子,其特征是托盤和鑷子用硬質塑料制成,其外部密封包裝有防護薄膜。雖然在該權利要求中有材料限定的特征,但同時也給出了由托盤、鑷子和密封包裝構成的換藥器械的結構特征,并且給出了托盤、鑷子與外部密封包裝的結合關系,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及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限定的技術方案屬于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原告稱本專利沒有描述任何產品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由審理查明的事實可知,證據1公開的是一種一次性醫用器械包,適用于換藥。因此,證據1公開的技術方案與本專利所屬的技術領域相同,功能和作用相同。證據1公開的換藥包包括塑料托盤,托盤中放置有塑料鑷子,托盤和鑷子放入塑料包裝袋中密封。基于托盤和鑷子的功能,其所用材質應理解為硬質塑料。因此,構成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保護的技術方案的各項技術特征均已被證據1所公開。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進一步限定權利要求1中的防護薄膜為塑料薄膜,由于證據1公開的塑料袋多為塑料薄膜制成,故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的技術方案也已被證據1所公開。專利復審委員會據此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不具備新穎性,并宣告權利要求1和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無效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四條規定,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應當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書,無效宣告請求書應當結合提交的所有證據,具體說明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并指明每項理由所依據的證據。從該規定可以看出,無效請求人在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時,應明確具體的理由和所依據的證據。《宣告專利權無效請求書》和《口頭審理記錄表》可以證明,友邦基業公司在無效審理過程中只明確了宣告權利要求1和引用權利要求1的權利要求7的無效理由,其雖然還提出了關于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的無效請求,但沒有提出具體的理由及所依據的證據,因此專利復審委員會以原告對此未提出具體無效理由及證據為由,對原告關于權利要求2-6、8、9以及引用權利要求2-4的權利要求7的無效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原告所稱專利復審委員會存在漏審和程序有誤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4720號決定程序合法,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友邦基業公司請求撤銷該決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472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北京友邦基業科貿有限責任公司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可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及其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7日內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趙 靜
代理審判員 姜 穎
代理審判員 蘇 杭
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董曉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案登記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拘留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詢問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