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3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杜偉強,男,漢族,1958年1月2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容桂直街30號。系私營企業順德市容桂鎮遠東燈飾廠業主。
委托代理人:蘇用和,廣東達聲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邱 萍,廣東達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地址: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辦事處鑒海北路86號。
法定代表人:廖偉華,局長。
委托代理人:陳建萬,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科員。
委托代理人:唐松強,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政策法規科科員。
上訴人杜偉強因訴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行政處罰決定一案,不服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2)順法行初字第4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的事實:上訴人為被上訴人稅務管轄區內的私營企業順德市容桂鎮遠東燈飾廠業主,該廠于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期間接受的27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分別蓋有“潮陽市雅倫發展有限公司發票專用章”、“潮陽市森河實業有限公司發票專用章”等,以上發票所含的發票價款共3832832.81元,所含增值稅進項稅款共計651581.59元已申報抵扣。對于以上發票,原順德市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潮陽市國家稅務局和揭陽市國家稅務局進行核查。兩地稅務局均來函證實以上發票為“無貨交易、虛開發票”和“虛假企業、銀行票貨款不相符、無貨交易”。原順德市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有關線索轉交原順德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處理。據此,該局立案調查發現,上訴人將上述發票記載的購銷業務入帳,其中有1741859元支票是開給發票上所記載的銷貨單位,但經向出票銀行核查,1741859元支票款項并非向發票上所記載的銷貨單位付款,即帳目作虛假記載。同時上訴人在陳述時稱1741859元均系上訴人之供銷員自提現金后轉付給這些銷貨單位,或者通過相關業務單位轉付給銷貨單位,但并無相應證據予以證實。對于發票上記載的其余應付款,上訴人稱已支付給銷貨單位,也無法提交相應的原始付款憑據予以證實。2002年9月16日,被上訴人根據以上調查取得證據,作出順國稅稽罰字[2001]第00058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上訴人在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間接受27份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上發票經潮陽市國家稅務局和揭陽市國家稅務局核查證實為“無貨交易”情況下虛開發票。上訴人將以上發票入帳,并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了進項稅額,少繳稅款共計651581.59元。據此,根據國稅發[1997]1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取得虛開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5年2月28日修訂)第四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將上訴人的行為定性為偷稅行為,決定對其偷稅行為處以罰款326000元。上訴人對該處罰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另查:因順德撤市變區,原順德市國家稅務局和順德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于2003年3月1日更名為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和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
原審認為:根據2001年4月28日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四條關于“本法所稱稅務機關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稅務所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的規定,據此,可確定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為稅務機關。因此,被上訴人作為稅務機關具有對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和作出稅收處罰決定的執法主體資格。本案中,潮陽市和揭陽市兩地稅務局出具的函件,系國家稅務專門機關對其轄區內開具的發票內容的真實性所作出的行政確認行為,該確認行為屬生效的行政行為,在未被生效法律文書撤銷前,被上訴人是可以作為證明涉案的27份專用發票屬于虛開發票,銷售方無貨交易的證據。對此,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所收取的上述27份發票屬虛開發票和無貨交易,并利用他人虛開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上訴人提出潮陽市和揭陽市兩地稅務局出具的函件反映的情況不真實的主張,因上訴人提起本訴是不服被上訴人作出的處罰決定,因此,潮陽市和揭陽市兩地稅務局出具的函件并非是本案的審查范圍。且原順德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已調取其帳目進行核查,所調取的證據也無法證明上訴人與發票上記載單位發生真實交易。同時,被上訴人在調查取證時也責令上訴人提交有關反駁上述兩地稅務機關所作出有關證明內容的證據,但上訴人并沒有提交相應的反駁證據。故此,上訴人主張其與開票單位發生真實交易的主張,本院不予采納。依據國家稅務總局于1997年8月8日作出的國稅發[1997]1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取得虛開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規定:受票人利用他人虛開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進行偷稅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有關規定追繳稅款。同時,因上訴人的違法行為系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于2001年4月28日修訂前,因此應適用修訂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依據該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納稅人采取……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不到百分之十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偷稅款,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故此,可確認上訴人的違法行為構成偷稅行為,應適用該法對上訴人的偷稅行為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被上訴人在作出《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之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告知了當事人的有關權利和事項,依法進行調查,舉行聽證,符合法定的程序。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作出順國稅稽罰字[2001]第00058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事實清楚,處罰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正確,依法應予維持。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作出的順國稅稽罰字[2001]第00058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案件訴訟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上訴人杜偉強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首先,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程序違法。被上訴人在作出行政行為時,未按照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六項的規定將相關證據提交給上訴人進行質證,剝奪了上訴人的辯護權利,應依法予以撤銷。其次,上訴人的行為不屬于偷稅行為。上訴人收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系上訴人與供貨方真正發生購銷業務往來款項,上訴人并不知道供貨方提供的專用發票是非法獲得的。上訴人是善意取得本案涉案增值稅專用發票,其行為不屬于國稅發[1997]134號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第一款所涉及的行為。因此,對上訴人不應以偷稅論處。再次,本案的涉案發票是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取得的,被上訴人作出的處罰決定是2002年9月16日,已超過了2年的處罰時效,違反了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再次,被上訴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主體不適格。本案先由原順德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作出稅務處理決定,這份處理決定是認定上訴人行為屬偷稅行為的前提,因此,應由原順德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作出處罰決定。最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三條的規定,被上訴人在本案一審中向法庭提交的上訴人陳述筆錄與自述材料不能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程序違法,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應予撤銷,請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答辯稱:首先,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程序合法。在對上訴人作出行政處罰之前,已通過《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告知上訴人有關處罰的證據、處罰的額度、處罰的法律依據以及陳述、申辯、聽證的權利。并應上訴人請求,舉行了聽證會,制作了《陳述申辯筆錄》。所以上訴人認為辯護權利被剝奪的主張毫無依據。其次,上訴人的行為已經構成偷稅。涉案發票抵扣聯、帳目資料、調查筆錄與自述材料均已證明涉案發票為上訴人取得并已向稅務機關申報了抵扣款。而涉案發票經銷售方主管稅務機關證實為虛開發票,上訴人利用虛開發票申報抵扣稅款,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上訴人在其帳冊中做虛假記載,并用虛假帳冊進行納稅申報。上訴人的以上行為構成了偷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5年2月28日修訂)第四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處以罰款。再次,上訴人認為其違法行為已超過處罰時效的理由不能成立。因為上訴人的違法行為被發現是在2001年3月,而不是2002年9月,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五條規定對于偷稅未繳的稅款,稅務機關可以無限期追征。再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4月28日修訂)第十四條和第六十五條的規定,被上訴人作為稅務機關有權對偷稅行為作出處罰。最后,被上訴人在一審時向法院提交的上訴人陳述筆錄及自述材料經過合法程序取得,能證明案件事實,且與其他證據互相印證,應當作為定案依據。綜上所述,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2)順法行初字第41號行政判決正確,應予維持。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所查明的事實,本院對該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4月28日修訂)第十四條的規定:“本法所稱的稅務機關是指各級稅務局、稅務分局、稅務所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并向社會公告的稅務機構”,被上訴人佛山市順德區國家稅務局屬于法定稅務機關,依法享有稅收征收以及對違反稅收征收法律、法規行為予以查處的職權。本案中,被上訴人提供的27份增值稅發票抵扣聯、揭陽市和潮陽市國家稅務局出具的函件、上訴人的調查筆錄和自述材料以及工商銀行容桂支行的證明材料等證據,可以證明上訴人存在利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制作虛假帳冊,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的行為,且該行為發生在2001年4月28日之前,故依照修訂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第一款和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7]1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取得虛開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的規定,該行為構成偷稅,應由稅務機關追繳其偷稅款,并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的行為構成偷稅,證據充分,事實清楚;對上訴人作出罰款326000元的處罰,符合法律規定,適用法律正確;被上訴人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已履行處罰告知、舉行聽證等義務,并制作了陳述申辯筆錄,充分保障了上訴人陳述、申辯的權利,其處罰行為程序合法。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作出的順國稅稽罰字[2001]第00058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本院予以支持。上訴人雖然認為其行為不構成偷稅,但無任何有效證據反駁被上訴人的認定,故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另外,上訴人的違法行為發生在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間,而其違法行為被執法部門發現是在2001年3月,故被上訴人于2002年9月16日對上訴人的違法行為作出處罰決定并未超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處罰時效。最后,被上訴人在一審中向法院提交其在行政行為過程中取得的上訴人陳述筆錄與自述材料等證據,并未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上訴人認為該證據不能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依據的主張是對法律、法規的錯誤理解,本院亦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依法應予維持。因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余 品 圖
審 判 員 楊 小 蕓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三年八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徐 允 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調卷函(審理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用,樣式一)
2020-10-14浙江省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倒塌房屋爭議裁定書
2020-10-14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類推案件發回重審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