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訴南海市人事局、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行政答復一案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2002)佛中法行終字第5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玉玲,女,1935年5月15日出生,漢族,現住南海市桂城區海棠村四街3號302房。
委托代理人:古集華,男,1928年12月24日出生,漢族,現住南海市桂城區牡丹村一街3號2幢304房。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南海市人事局。地址:南海市桂城區南海大道市政府大院內。
法定代表人:吳浩華,局長。
委托代理人:趙魁萍,南海市人事局干部。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原南海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地址:南海市桂城區桂園大院內。
法定代表人:廖先偉,局長。
委托代理人:甘湛驅,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張敏鴻,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干部。
第三人:南海市經濟貿易局(原南海市工業局)。地址:南海市桂城區南海大道中23號。
法定代表人:冼作釗,局長。
委托代理人:劉仕欣,南海市經濟貿易局干部。
原審原告李玉玲因訴南海市人事局、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行政答復一案,不服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行初字第3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查明事實:上訴人李玉玲原系全民所有制企業廣東省機床廠舉辦的子弟學校教師,1989年5月退休,退休后至1993年一直享受按其退休前的教師工資計發的退休待遇。1993年,南海市人事局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進行調整時,依照國務院國辦發[1993]8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三個實施辦法的通知》的規定,未將上訴人列入調資范圍。1994年7月,南海市人事局、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為貫徹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1993]83號《廣東省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規定》的精神,對市屬集體以上體制的企業職工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上訴人按南海市企業退休人員的同等辦法享受退休待遇。2001年4月,上訴人向南海市人事局等有關單位提出申訴,要求恢復其退休教師應享有的退休金及相關待遇。2001年6月,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就上訴人的問題向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請示,同年10月,該廳以粵勞社函[2001]522號《關于貫徹粵府[1993]83號文件有關問題的復函》認定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處理正確。2002年2月5日,南海市人事局、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以及南海市經濟貿易局等單位作出《關于省機床廠吳雪珍等五名退休人員有關待遇問題的答復》,認為1989年5月上訴人退休,當時已按有關規定給予其相應的待遇。上訴人要求的待遇不符合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1993]83號《廣東省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不能辦理。上訴人不服,向南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復議申請。2002年6月19日,南海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該答復。2002年7月1日,上訴人向南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1、
撤銷南海市人事局,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等五單位于2002年2月5日作出的答復;2、判令被上訴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恢復上訴人按事業工資標準享有的退休教師待遇;3、案件
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另查明,2002年原南海市社會保險事業局的職能劃歸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原南海市工業局的職能劃歸南海市經濟貿易局。
原判認為:被上訴人南海市人事局是南海市人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有貫徹執行人事、工資制度的職責。被上訴人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是南海市職工養老保險的主管部門,負有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征集和給付職能。第三人南海市經濟貿易局是廣東省機床廠的主管部門,負有對其下屬單位的行政管理、監督職能。被上訴人和第三人等單位聯合答復上訴人的退休待遇問題,行政主體合法。廣東省機床廠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其子弟學校是廣東省機床廠所屬的事業單位,上訴人在該校任教并退休。1993年南海市人事局在進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時,根據國務院國辦發[1993]85號文的規定,未將上訴人列入工資改革的調整范圍是正確的。根據國家教委《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第(一)項的規定,非政府舉辦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育教學輔助人員,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參照教師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子弟學校屬于非政府舉辦的學校,上訴人是子弟學校的退休教師,不適宜直接適用教師法。上訴人屬廣東省機床廠的退休人員,1994年7月被上訴人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為參保的廣東省機床廠的退休人員統一按企業辦法和標準給予養老保險待遇的做法并無不當,被上訴人對上訴人作出的答復是正確的。上訴人認為,答復不適用教師法是
適用法律錯誤,把上訴人作為企業退休人員對待違反教師法第四條、第三十條的規定,這是上訴人對教師法的錯誤理解,法院不予采信。上訴人要求恢復其按事業工資標準享有退休教師待遇,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駁回李玉玲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李玉玲負擔。
上訴人李玉玲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上訴人具有教師資格和退休教師身份,被上訴人應該根據教師法的規定確保上訴人按教師級別和事業工資標準享有養老保險待遇,但被上訴人卻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府[1993]83號文將上訴人按企業退休人員的辦法和標準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根據下位法服從上位法的原則,本案應適用教師法而不是粵府[1993]83號文。被上訴人在答復中提到1993年南海市人事局根據國務院國辦發[1993]85號文的規定,未將上訴人列入調資范圍,實際上上訴人已放棄調資請求,因此國務院國辦發[1993]85號文與本案無關。關于廣東省機床廠子弟學校的性質問題,上訴人認為該校屬于教師法所指的政府所辦學校的性質,另外,上訴人認為原審法院在審理本案過程中有許多程序不合法,審判不公正之處。比如:被上訴人提交答辯狀的時間超過法定期限;原審法院將南海市經濟貿易局列為本案第三人;被上訴人南海市人事局用1995年的文件作為其1994年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依據;上訴人在1994年1月至6月份仍享有事業工資待遇,而原判卻認為自1994年后,上訴人按南海市企業退休人員同等辦法享受退休待遇等等。綜上所述,懇請
二審法院撤銷原判;并判令被上訴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自1994年7月1日起恢復上訴人按事業工資標準享有退休教師待遇;案件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南海市人事局答辯稱:廣東省機床廠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其子弟學校是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教師工資待遇的來源渠道由廣東省機床廠負責,與政府舉辦的學校有所區別。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三個實施辦法的通知》(國辦發[1993]85號)頒布實施后,由于上訴人退休前任職的廣東省機床廠子弟學校屬于廣東省機床廠所屬的事業單位,所以南海市人事局根據國辦發[1993]85號文的有關規定,未將上訴人列入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改革的調整范圍是有法律依據的。由于教師法是國辦發[1993]85號文之后施行,因而對被上訴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具有溯及力。綜上所述,原審判決是正確的,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被上訴人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答辯稱:廣東省機床廠是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的企業,其所屬的離退休人員均應按企業辦法享受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于上訴人是廣東省機床廠的退休人員,所以,自1994年7月后,應按企業離退休人員同等辦法享受退休待遇。對于上訴人提出其屬于教師身份,退休應享教師退休待遇的問題,被上訴人曾專門請示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該廳以粵勞社函[2001]522號文答復,認為被上訴人對上訴人執行企業養老待遇是正確的,故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被上訴人正確的處理辦法。 [Page]
第三人南海市經濟貿易局答辯稱: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行政訴訟請求,認定事實清楚,依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為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經本院審理查明,上訴人在1994年7月之前,一直按照事業工資標準領取退休金,1994年7月以后,按南海市企業退休人員同等辦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原判對該事實查證不詳細,本院予以補正。對于原判認定的其他事實,訴訟雙方當事人并無爭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李玉玲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廣東省機床廠附屬子弟小學的退休教師,在1994年7月南海市施行職工社會養老保險之前,其退休工資是由其所屬企業發放。1994年7月以后,根據粵府[1993]83號《廣東省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規定》和粵社保[1993]147號《廣東省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規定實施意見(企業部分)》的要求,廣東省機床廠依法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企業部分),雖然上訴人是企業所屬事業單位的退休教師,但由于其工資是由企業支付(實行社會養老保險之前),不同于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教師。因此,上訴人應作為企業退休人員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行政機關依照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核定、發放養老保險待遇。上訴人認為其作為教師身份,按照企業退休人員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四條、第三十條的規定,但根據國家教委《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第(一)項的規定,上訴人屬于非政府舉辦教育機構的教師,其待遇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所以,上訴人作為企業退休人員享受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并未違反該法的規定,也不表明其教師身份和資格的喪失。因此,被上訴人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對于上訴人提出的要求按事業工資標準恢復退休教師應享有的退休待遇作出不能辦理的答復是正確的。另外,被上訴人南海市人事局在答復中認定其在1993年依照國辦發[1993]85號文的規定未將上訴人納入調資范圍也是正確的。綜上所述,被上訴人南海市人事局和南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等單位聯合對上訴人有關待遇問題作出的答復是合法正確的,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要求撤銷該答復的訴訟請求依法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上訴費100元由上訴人李玉玲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小 蕓
審 判 員 麥 均 興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三年三月七日
書 記 員 徐 允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