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行終字第6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利民,男,漢族,1962年6月7日出生,住佛山市南海區黃岐石門中學宿舍區。
委托代理人:袁群珍,女,漢族, 1965年12月30日出生,住佛山市南海區平洲南海一中宿舍。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地址: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新二路67號。
法定代表人:陳慶球,局長。
委托代理人:梁 虹,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林世彬,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姜利民因訴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不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不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南行初字第7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的事實:2002年4月2日14時06分,上訴人姜利民駕駛摩托車搭乘袁群珍,由南海大道往桂瀾方向行駛,當車從海五路行至桂城設有明顯標志、標線的海五路與南八路十字路口時,遇賴華安駕駛的粵E.Z0986號二輪摩托車從海八路往海三路方向行駛,兩車避讓不及發生碰撞,造成上訴人倒地受傷的交通事故。上訴人發生交通事故的道路是城市道路,南八路已竣工,并通過驗收,海五路正在建設中,不是道路維修。2003年3月18日上訴人以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沒有對海五路設有明顯標志,未經驗收的道路交付使用,沒有履行法定職責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1、確定被上訴人在南海桂城新開南八路與海五路十字路口不具備合格的通行條件、交通事故頻繁發生情況下,遲遲不設置交通信號和交通警示標志、不設置施工標志和不封路的“不作為”侵犯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2、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因被上訴人的“不作為”侵害而導致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共10萬元;3、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原審認為:根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是南海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桂城海五路和南八路由被上訴人負責建設,南八路已竣工并通過驗收,海五路正在建設中,上訴人姜利民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認為被上訴人在海五路維修道路時,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因海五路在建設中,并不是道路維修,上訴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要求被上訴人履行職責不當,法院不予采納;因海五路是城市道路,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上訴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規定,要求被上訴人履行職責不當,法院不予采納,由于被上訴人沒有不作為的行為,上訴人請求賠償損失的主張沒有依據,法院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五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上訴人姜利民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一、原審法院根據偽證和無效證據對事實進行認定是錯誤的。原審法院根據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提供的南八路竣工報告鑒定書這一證據來認定海五路與南八路十字交叉路口設有明顯標志、標線這一事實,不能成立。二、原審法院故意回避上訴人提供的重要的、有效的和經過庭審質證的證據。這無疑有失公允,影響了案件的公正審判。三、原審法院認為被上訴人沒有不作為行為是錯誤的。根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被上訴人主管南海區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但南海區市政管理局改建海五路從交警大隊至南八路路段,在該路段的十字交叉路口沒有履行法定職責。原審法院以海五路是城市道路,正在建設,不是維修,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為由,全盤否定被上訴人的不作為行為是錯誤的。在事故發生前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內,這個新開的十字路口已發生二十多宗重大、特大交通事故,按《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被上訴人是玩忽職守,有關部門應該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原審法院競還認為被上訴人沒有不作為行為,充當了被上訴人辯護人的角色。而且《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決定書》已經認定南海區市政管理局的不作為行為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庭審時,被上訴人亦提不出任何確鑿證據證明自己在海五路改建路段、在海五路與南八路十字交叉路口履行了法定職責。由此可見被上訴人不作為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四、原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是錯誤的。被上訴人不作為行為與上訴人受損害的事實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該十字路口重大交通事故頻繁發生,與被上訴人沒有履行法定職責,改建道路不設置標志、不設置交通信號、工程沒有驗收合格就交付使用有著必然的因果聯系。且被上訴人也承認其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導致上訴人受損害的事實。因此,上訴人根據《國家賠償法》請求賠償損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審法院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可以駁回上訴人的請求。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重新審理,確認被上訴人的不作為行為侵權,讓被上訴人負起該負的責任,以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
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答辯稱:原審法院作出的判決是正確的,上訴人姜利民的上訴理由因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而不成立,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其上訴請求,維持原判。首先,南八路及海五路已經具備合格的通行條件。根據我局在一審法院所提供的《竣工驗收鑒定書》可知,新建南八路開工日期是1999年9月20日,竣工日期是2001年11月28日,驗收合格并交付使用的日期是2002年3月28日。新開南八路經驗收合格,符合《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九條和第十七條的規定,已具備通行條件。海五路不是新建的城市道路,也不是維修、養護道路工程,而是道路改建工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九條和第十七條所規定的是針對新建的道路而言,而不是針對改建工程道路而言的。因此,海五路早就具備通行條件。上訴人認為上述道路不具備通行條件顯然是沒有事實依據的。其次,上述道路已經設置了交通警示標志,并已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相應措施。從南海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提供的檔案材料可知,上訴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地點是在南八路與海五路的交叉路口,在該路口,我局已設置了明顯的標志、標線,在海五路采取了單向封路措施并采取了警示標志,履行了法定職責。上訴人稱我局在該路口沒有設置交通信號燈是不作為行為。我局認為,行政不作為的前提是行政機關負有法定的職責,而我國的行政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答辯人必須對每一條經驗收合格交付使用的城市道路設置交通信號燈的義務。因此,上訴人訴稱在該路口沒有設置交通信號燈是不作為行為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再次,上訴人所發生的交通事故與我局的行為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上訴人提起的行政不作為賠償訴訟,我局是否應承擔賠償是以我局是否有行政不作為為前提條件,綜上兩點已經可以得知,我局并沒有不作為的行為。因此,上訴人發生的交通事故所受到的損失與我局無關,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不符合行政不作為賠償的條件。上訴人所受到的損失完全是上訴人不遵守我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造成的。綜上所述,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是公正正確的,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是沒有事實依據的。我局請求二審法院對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予以駁回,維持原判。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原審查明的事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三條及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主管該區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主要負責城市道路規劃、建設、養護、維修和路政管理。本案中,上訴人姜利民發生交通事故的地點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海五路和南八路的交匯處,而海五路與南八路均是城市道路,應由被上訴人負責管理。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沒有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三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二、三款規定的義務,在海五路和南八路不具備合格通行條件、交通事故頻發的情況下,遲遲不設置交通信號和交通警示標志、不設置施工標志和不封路構成了行政不作為。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規范的不是城市道路,且該法規定的公路主管部門是交通行政部門,不是市政管理部門,因此上訴人以該法來認定被上訴人未履行法定職責構成不作為是不成立的。其次,新建的南八路在上訴人發生事故前已經驗收合格并交付使用,而海五路是改建道路,在改建前已經具備通行條件。且被上訴人在事故發生時改建的是海五路北面車道,該車道已經實行封閉施并有明顯標志。而上訴人行駛的南面車道本已具備通行條件,實行單向通車,并未施工,無需設置施工標志和封路。因此,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存在道路未經驗收、不具備合格通行條件就讓其通行的不作為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同時被上訴人也不存在未設置施工標志和不封路的不作為行為。最后,關于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在海五路與南八路交匯的十字路口未設置交通信號和交通警示構成行政不作為的問題,由于上訴人并未提供有關被上訴人必須在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設置交通信號和交通警示標志的法律規定,因此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存在該行政不作為沒有依據。由于被上訴人并不存在上訴人所訴的行政不作為,且本案中上訴人所發生的交通事故主要是因為肇事雙方當事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七條第二款和第四十三條第一款所致,因此,對于上訴人主張的行政賠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余 品 圖
審 判 員 楊 小 蕓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四年一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徐 允 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判決書(宣告船舶不附有優先權用)
2020-10-14破產程序終結裁定書
2020-10-14案卷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