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6)渝一中行終字第6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鄧繼高,男,漢族,1954年11月20日出生,住址原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鎮四公里村建設合作社。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住所地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南城大道199號。
法定代表人黃紅偉,分局長。
上訴人鄧繼高因土地行政管理一案,不服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2005)南行初字第10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6年1月4日受理后,依法向被上訴人送達了上訴狀副本及《行政訴訟當事人權利義務及須知》,并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人民法院經庭審質證認定如下基本事實:1998年12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了渝府地[1998]733號批復,批準征用南岸區南坪鎮四公里村花果社土地41.523畝,仰天窩社1O.8畝、建設社6.966畝,合計征用59.289畝。2002年6月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渝府地[2O02]326號批復,將該機關以渝府地[1997]187號文件原批準征用的土地置換到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土地面積為476.7畝,將425名社員轉為非農業人口,撤銷三個社建制。2004年12月1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了渝府地[2004]968號批復。其主要內容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原以渝府地[1998]733號批復批準征用南岸區南坪鎮四公里村三個社土地59.289畝;原以渝府地[2O02]326號批復批準征用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476.7畝,將425名社員轉為非農業人口,撤銷三個社建制 .鑒于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土地共有629.13畝,渝府地[1998]733批復、渝府地[2O02]326號批復合計批準征用土地535.989畝。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的批復,撤銷三個合作社的建制,對其農村居民全部轉為城鎮居民,按55號令規定實施補償安置。征地批文與實際勘測誤差余地為國有。
2003年9月26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對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村民小組發出南岸府地[2003]145號通知。同意征用三個社土地共計485.4705畝。1119名社員“農轉非”,并撤銷三個社建制。同年10月15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發布了南岸府征公[2003]31號征用土地公告。隨后,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逐戶開展了征地實測調查工作。
2003年11月19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向南岸區人民政府報送了有關征用三個社土地的安置補償方案。在該方案中,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提出人員安置的方案為三種,但不包括“以地安置”的方式。隨后,南岸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了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報送的方案。同年12月3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發布了南岸國土征公[2OO3]12號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同年12月4日、12月13日、次年2月18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先后發出通知,要求、督促三個社村民辦理補償、安置手續。
2004年2月1 7日,部分村民及相關權利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南岸府征公[2003]31號公告。同年12月7日,該院在承認公告效力的前提下,判決確認了公告違法,并責令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2004年5月25日,三個社的部分村民及相關權利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渝府地[2002]326號批復,該院于同年12月7日以該批復屬于“內部行政行為”為由,裁定駁回了原告的起訴。
2004年12月24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發出了南岸府征公[2004]第158號征用土地補充公告。在該公告中,南岸區人民政府明確了人員安置的補償數額和人員安置的三種方式,即貨幣安置、保險安置和民政安置。也明確了住房安置的方式。隨后,三個社部分村民及相關權利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南岸府征公[2004]第158號征用土地補充公告。2O05年4月5日,該院以一事不再理為由裁定駁回了三個社部分村民及相關權利人的起訴。鑒于鄧繼高沒有交出土地,2005年5月19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了決定書,責令鄧繼高自行拆除在征地范圍內的建(構)筑物,交出土地。并將決定書送達給了鄧繼高。鄧繼高不服,向原審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原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1、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地[2002]326號批復、渝府地[2004]968號批復、渝府地[1998]733號批復是內部行政行政行為,不是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其合法性不屬本案審查范圍。2、南岸區人民政府作出的南府地[2003]145號通知雖然稍微擴大了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渝府地[2002]326號批復批準征地的面積,這屬行政機關行為的疏漏,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渝府地[2002]326號批復同意征用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三個合作社的全部土地,故行政機關行為的疏漏并不能改變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合法征地的性質。3、南岸區人民政府作出的南岸國土征公[2003]12號“公告”經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其效力,“公告”的性質當以生效判決為準。4、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南岸國土征公[2003]12號“公告”是經南岸區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的,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決定采取貨幣安置、保險安置和民政安置方式,并不違法,鄧繼高如對補償標準有異議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救濟。5、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將關于鄧繼高的補償、安置情況的通知送達給了鄧繼高。6、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是依職權作出的處理決定書,鄧繼高稱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決定書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盡管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在對三個社實施征地的前后存在發布的“公告”及送達有關行政文書不夠規范等問題,但是,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為政府國土管理的職能部門,其實施的征地行為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分別得到了有權部門的批準,在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發布了征地的公告后,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逐戶開展了征地實測調查工作,告知被征地村民具體的安置、補償方案,先后發出通知要求、督促被征地村民辦理安置補償手續,依法作了大量工作。在鄧繼高拒不交出土地的情況下,依職權作出決定書并無不當。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在實施征地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在某些程序上存在的瑕疵不能構成撤銷其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理由。加之,征地行為已經開始實施,三個社的建制已經撤銷,絕大多數村民已經接受安置、補償,部分關系到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項目已開始建設,鄧繼高要求撤銷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南岸國土監(2005)第(023)號《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的訴訟請求的理由不能成立。遂判決駁回鄧繼高要求撤銷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南岸國土監(2005)第(023)號《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判決后鄧繼高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地[2002]326號征地批復不具有合法性,且該批復并沒有批準將上訴人建構物所在土地進行征用,被上訴人不能證明其作出的《決定》合法。2、被上訴人提交的勘界紅線圖能進一步證明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地[2002]326號征地批復不具有合法性,同時,它還能進一步證明被上訴人作出的《決定書》也是違法的,因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地[2002]326號征地批復批準的征地面積并末全部征用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的土地,在未征用完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的土地時就撤銷三個社的建制顯然違法。3、被上訴人作出的《決定書》違反了法定的程序,對安置方式沒有聽取上訴人的意見,沒有舉行聽證,違反法定程序。4、被上訴人作出的《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阻撓國家建設用地,才能責令其拆除房屋,而此次征地并不是國家的建設項目。5、在征地安置中,被上訴人剝奪了上訴人對安置方式的選擇權。按照《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規定,對人員的安置有貨幣安置、保險安置、以地安置和民政安置,而被上訴人卻取消了以地安置。因此,原審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錯誤,請求撤銷原判,撤銷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在上訴中未向本院提交答辯狀。
被上訴人向原審人民法院提交的證據有:1、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地[1998]733號批復;2、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地[2002]326號批復;3、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地[2004]968號批復;4、2003年9月26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南岸府地[2003]145號通知;5、2003年10月15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南岸府征公[2003]31號公告;6、2003年12月3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南岸國土征公[2003]12號公告及安置補償方案;7、2003年12月4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發出的通知;8、2003年12月13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發出的通知;9、2004年2月l8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發出的通知;10、2004年12月24日,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南岸府征公[2004]第158號補充公告;11、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南岸國土監(2005)第(023)號《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12、《土地管理公文送達回證》;13、《征地實測調查匯總表》;14、2005年4月22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發出的關于告知鄧繼高具體的補償及安置情況的通知;15、《土地管理公文送達回證》;16、2001年11月,重慶大唐土地房屋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兩份。其中一份報告加蓋的是重慶市長策土地勘測有限責任公司“的印章,另一份加蓋的是”重慶大唐土地房屋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的印章,兩份報告均認定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的土地面積為629.13畝;17、《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鎮仰天窩、花果、建設社勘界紅線圖》;18、《更名說明》;19、2003年11月19日,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以南岸國土發[2O03]161號文件對南岸區人民政府所作的《關于南坪鎮四公里村仰天窩等三個村民小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的請示》、《補償、安置方案》及南岸區人民政府有關同意方案的批復。
上訴人向原審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有:1、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渝一中行初字第64號《行政判決書》;2、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O04)渝一中行初字第151號《行政裁定書》;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渝一中行初宇第39號《行政裁定書》。
上述證據均經原審法院庭審質證并隨案移送本院,經審查,原審人民法院對以上證據進行的分析認定正確,本院所認定的事實與原判無異。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是其轄區內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轄區范圍內土地的征用依法負有行政管理職責。本案上訴人鄧繼高所在社的土地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已經征為國有土地,上訴人鄧繼高的房屋屬征地范圍內,南岸區人民政府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征地批復已在2003年10月作出了征地公告,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制定了對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的安置補償方案,經南岸區人民政府批準在仰天窩社、花果社、建設社公告了征地補償方案,該征地補償方案符合《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的規定,對上訴人鄧繼高的安置補償也符合《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的規定,由于上訴人鄧繼高不接受南岸區國土局的安置補償,拒絕辦理拆遷補償、安置手續,拒絕搬遷,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認定上訴人鄧繼高無正當理由阻礙國家建設用地的理由成立,其作出的南國土監(2005)字第(023)號《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基本正確,上訴人鄧繼高上訴中提出關于重慶市人民政府的征地批復不合法的問題,因不屬本案的審查范圍,故對其該上訴理由,本院不予主張。關于南岸區人民政府作出的南岸國土征公[2003]12號“公告”違法問題,雖然經本院判決確認了公告違法,但是承認其效力,并不導致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作出的責令交出土地的決定違法。關于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安置補償方案中沒有以地安置的問題,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是根據當地的實際建設情況,采取適宜的安置方式是符合實際的,并不違法。因此被上訴人重慶市南岸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作出《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并無不當。原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鄧繼高的訴訟請求正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受理費50元,其它訴訟費150元,合計200元,由上訴人鄧繼高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興云
代理審判員 周 琦
代理審判員 賴生友
二○○六 年 二月 二十八 日
書 記 員 冉 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事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刑事公訴、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向檢察院、法院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