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惠中法行終字第0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法定代表人孟曉軍,支隊長。
訴訟代理人譚雨輝,男,32歲,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交管科副科長。
訴訟代理人陳鐵,男,30歲,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交管科股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明富,男,26歲,現住惠州市三棟鎮新興北路39號。
訴訟代理人范瑞頻,廣東兆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因行政不作為一案,不服惠城區人民法院(2001)惠城法行初字第1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原告林明富作為粵L04908號(臨)道路交通事故的車輛入戶登記人,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在處理時,沒有通知原告到前調解,沒有將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送達其本人,原告是在另一民事賠償中得知此事。原告向被告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要求被告作出書面答復,這是合乎法律規定的。被告接到原告復議的申請書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決定。但被告只作為一般來信來訪處理,沒有作出書面決定,顯然已違反了上述第三十八條規定。被告請求本院駁回原告起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復議機關不受理復議申請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為此,對于被告的請求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被告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應當在接到本判決書生效后30日內,對原告林明富提出的請求申請復議作出書面答復。
上訴人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1、按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1992年《關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和公安部《關于對地方政府法制機構可否受理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復議申請的批復》的有關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及重新認定工作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且被上訴人不是交通責任事故的當事人,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違反法定程序不作為是沒有法律依據的;2、公安執法中所依據的大量行政規章和一般規范文件在行政訴訟中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符合憲法精神。人民法院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綜合全面分析,而不是簡單的不置可否或置之不理。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應予以撤銷。
被上訴人林明富答辯稱:1、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文件第12條明確規定,答辯人具備提起交通事故重新認定的主體資格。被答辯人引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四條之規定是理解上的偏差,該條款的交通事故當事人是指狹義上的當事人,而廣義上的當事人,包括車輛所有人和車輛實際支配人等;2、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C0081號責任認定書和調解終結書、傷殘評定書沒有送達給答辯人,而且與事實不符,損害了答辯人的合法權益。答辯人向被答辯人要求復議,被答辯人不作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而行政不作為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原審法院對本案受理和判決,完全是有法律依據的。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均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交通肇事車輛粵L04908號(臨)是以被上訴人林明富姓名登記入戶,該車未辦理正式車牌。被上訴人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將該車以人民幣一萬元轉賣給潘新如,潘新如又將該車轉賣給曾湖生。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十五時五十分,曾湖生駕駛該車由惠東縣往惠州市方向行駛中撞向粵A27981號大客車,造成大客車尾部損壞和司機何仲基、溫少武兩人受傷的交通事故。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分別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十日和二00O年八月三十日分別作出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沒有送交被上訴人,直到二00一年六月十一日,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才郵寄送達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給被上訴人。后廣州市穗港客車有限公司、何仲基、溫少武依據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向惠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將被上訴人列為被告并承擔經濟賠償責任。被上訴人在二00一年四月接到傳票和訴狀副本后,于二00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向上訴人惠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認為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與事實不符,自己是粵L04908號(臨)車輛入戶登記人,在法律上與該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但未接到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違反法定程序,據此向上訴人提起行政復議。上訴人將被上訴人的申請作為一般群眾來信來訪處理而未作出書面答復。被上訴人不服,遂向原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聯合發文的粵高法發[2001]6號《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意見》是規范涉及交通事故執法中的規范性文件,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應予執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意見》第十二條的規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傷殘評定書、調解書、處罰決定書等,均應分別送達車輛所有人、車輛實際支配人、車輛駕駛人、事故受損害人及死者家屬。上述各方對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所作的事故責任認定、傷殘評定不服的,均可以自己的名義向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申請重新認(評)定。”被上訴人是車輛所有人,可以自己的名義向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申請重新認(評)定。因此,被上訴人具備提起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的主體資格。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不是交通事故當事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理由本院不予采納。另上訴人提出本案交通事故發生在一九九九年,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文是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才頒布的,對本案沒有溯及力。本院認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意見》是貫徹國務院《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范廣東省法院、公安處理涉及交通事故案件執法中的規范性文件,其第十二條并沒有對交通事故當事人作擴充解釋,并沒有增設新的法律內容,只不過是對交通事故當事人作進一步的明確解釋和界定,并不存在溯及力問題。據此,對上訴人認為該文對本案沒有溯及力的主張,本院不予采納。
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二條、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意見》第十二條的規定,上訴人是作出C0081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調解終結書的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的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被上訴人的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申請作出書面決定是上訴人的法定職責。由于惠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沒有在法定期間內送達C0081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給被上訴人,被上訴人是在二00一年四月接到民事訴訟傳票和訴狀副本后才得知。所以,被上訴人于二00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提起交通事故重新認定申請,并未超過法定期限。據此,上訴人以被上訴人的重新認定申請超過期限為由而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法律依據,其主張本院不予采納。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二條、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公安廳粵高法發[2001]6號《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補充意見》第十二條的規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要求重新認定的申請應作出維持、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的重新認定申請以群眾來信來訪的形式處理不符合法律規定。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是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可以自己的名義向上訴人提起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的申請。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是上訴人的法定職責,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申請不作出書面決定,構成不履行法定職責的違法行為,上訴人應在法定期限內對被上訴人的申請作出書面決定。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被上訴人答辯有理,本院予以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池志勇
審 判 員 劉 燁
代理審判員 鄧耀輝
二00二年三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鄭麗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假釋執行通知書(宣告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單位犯罪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中止審理用)
2020-10-14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報告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自訴狀(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