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2001)粵高法刑經終字第377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林棋桐,男,1933年3月3日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漢族,大學文化,原系南寧市制藥企業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已退休,住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堯路9號1棟l-5D1號。因本案于2000年10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1日被逮捕。現押于博羅縣第二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雪嵐,男,1964年2月14日出生,廣西玉林市人,漢族,大學文化,原系廣西醫藥科技開發公司經理助理,住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堯路9號7棟2D6-10號。因本案于2000年10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1日被逮捕。現押于博羅縣第一看守所。
辯護人曾學智,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伍其昌,男,1966年11月27日出生,香港居民,身份證號碼G218353(5),漢族,初中文化,無業,住香港特別行政區土瓜灣美景街1號10樓18室。因本案于2000年9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24日被逮捕。現押于博羅縣第二看守所。
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惠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犯制造毒品罪一案,于2001年7月24日作出(2001)惠中法刑初字第75號刑事判決。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均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
1995年10月初,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經陳雅賢(在逃)介紹認識陳文藝、楊國柱(均在逃)。同年11月,陳文藝、楊國柱請求林棋桐、李雪嵐幫忙解決用麻黃素提煉冰毒(指甲基苯丙胺,下同)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紅色濃煙的問題。同年12月初,林棋桐、李雪嵐應陳文藝等人要求,到東莞市石龍鎮石龍頭一巷陳文藝等人的制毒窩點,經過反復試驗,解決了上述在制造冰毒過程中冒紅煙的問題。期間,共制造冰毒約100千克。與此同時,林棋桐提出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
1996年3月間,被告人林棋桐告訴被告人李雪嵐,稱陳文藝等人要求其二人研制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冰毒,為此林棋桐向李雪嵐提供了相關技術的資料書籍,以及苯丙酮、酒石酸等化學原料。同月,林棋桐、李雪嵐應陳文藝的要求到廣州與陳文藝面談制造冰毒事宜。陳文藝交給林、李二人5000元做研制費用。
同年5月,被告人李雪嵐研制出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晶體狀冰毒。被告人林棋桐借用南寧市西鄉塘28號華盛制藥廠一車間,由李雪嵐將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冰毒的過程演示給陳文藝及被告人伍其昌等人觀摩。期間制造出冰毒3克。
同年6月初,陳文藝和被告人伍其昌到南寧市交給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人民幣13萬元,要求林、李二人制造50千克冰毒。隨后,李雪嵐通過其在上海的同學陳某某購買了制造冰毒所需的化學原料,雇用朱明強、李品全(均另案處理)幫忙,在廣西南寧市精華精細化工廠、玉林市福綿鎮洋橋村等地,制成冰毒“前體油” 后,運至林棋桐聯系的南寧市長崗嶺動物營養飼料廠二樓車間,由李雪嵐、林棋桐指導,李雪嵐、伍其昌等人具體操作,陳文藝、李常生(另案處理)等人觀摩學習,共制成冰毒約5千克。
此后,從1996年9月至 1997年5月,被告人李雪嵐先后收取陳文藝人民幣161萬元,通過上海陳某某等人購買了制毒原料,伙同朱明強、李品全先后在廣西南寧市精華精細化工廠、玉林市芳香油廠、玉林市福綿鎮洋橋村、福綿鎮船埠村等地制造冰毒半成品(“前體油”)共566千克,由被告人伍其昌和李常生先后多次運至廣東省惠州市惠陽新圩鎮寶嘉廠一宿舍,由伍其昌、陳文藝、李常生、丘秀中(另案處理)等人制成冰毒390千克,由莊楚成(另案處理)等人銷售。
1997年6月,陳文藝、莊楚成及被告人伍其昌到廣西南寧市,找到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要求林、李將制造冰毒的配方及生產工藝寫成文字交給他們,李雪嵐便按陳等人的要求寫成文字,但故意隱瞞了正確的催化劑。
同年7、8月間,陳文藝、莊楚成及被告人伍其昌找到被告人林棋桐,要求林幫忙購買制毒原料。林便帶陳等人到上海市,通過樊慶云(另案處理)購買了2噸苯丙酮、甲胺溶液等制造冰毒的原料,運至惠州市大亞灣區澳頭鎮北澳大道徐屋角22-1號,由伍其昌、丘秀中等人按照被告人李雪嵐提供的配方及生產工藝制造冰毒30千克,由莊楚成銷售。由于產率低,陳文藝、伍其昌等人于1998年1月專程到南寧市責問李雪嵐,李雪嵐見無法隱瞞,便將正確的催化劑告訴了陳文藝、伍其昌等人。
被告人李雪嵐在為陳文藝等人制毒過程中,共收取陳文藝等人港幣140萬元,人民幣13萬元。除購買制毒原料、設備等費用外,李雪嵐從中賺取了60多萬元。
1998年初至2000年8月間,陳文藝出資開設制毒工場,被告人伍其昌伙同李常生、李端藝、李銀貴、曾運貴(均另案處理)等人具體操作,先后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鎮蓉溪村329號李端藝家、南安市康美鎮梅魁村蘇培養家、南安市石井鎮田東村王建良廢置的玻璃廠、南安市水頭鎮皤龍工業區一廢置磚廠及泉州市東海鎮東坑村楊明水的房子等地,共制造冰毒500千克。由王建國(另案處理)、陳文藝運往外地銷售。伍其昌共分得贓款人民幣40萬元。
案發后,公安機關在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梅星村七組等制毒窩點繳獲制毒工具一批;在泉州市日安路汀州新村24棟2樓5號被告人伍其昌的住處繳獲冰毒 3.57克;在廣西玉林市福綿鎮洋橋村等地繳獲制毒工具一批;在李品全的住處繳獲冰毒“前體油”10千克,經鑒定,含甲基苯丙胺成份。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無視國家法律,為牟取暴利,非法研制毒品,且制造的毒品數量大,其行為均已構成制造毒品罪。公訴機關指控三被告人制造毒品的主要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被告人林棋桐策劃和指導李雪嵐研制毒品;被告人李雪嵐研制毒品,并組織、指導毒品的生產;被告人伍其昌積極實施毒品的生產加工;三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是主犯。李雪嵐的犯罪時間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實施之后,新《刑法》實施之前,而林棋桐和伍其昌的犯罪時間則延續至新《刑法》實施之后,故對李雪嵐所犯制造毒品罪應適用《關于禁毒的決定》,而對林棋桐和伍其昌所犯制造毒品罪應適用新《刑法》。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第一條、第二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認定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犯制造毒品罪,均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公安機關繳獲被告人林棋桐人民幣 363,859元、港幣36,948元、美金486元;繳獲被告人李雪嵐人民幣11,679元、港幣456,361元、房產一套(已拍賣,折合人民 280,000元、愛立信手機1部、傳呼機1部、金戒指1枚、電腦1臺;繳獲被告人伍其昌人民幣605元、港幣90元、勞力士手表1塊、摩托羅拉手機2部、鉆石戒指1枚,均予以沒收,由公安機關上繳國庫。
上訴人林棋桐上訴提出:原審判決認定其提出用化學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與事實不符;認定其指令李雪嵐研制冰毒,起組織和指導作用沒有事實根據;其既沒有出資,也沒有具體研制冰毒,原判認定其為主犯錯誤,要求作出公正判決。
上訴人林棋桐的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林棋桐提出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提供用于研制的相關技術資料及化學原料,策劃、指導李雪嵐研制冰毒證據不足;上訴人林棋桐系受脅迫參與犯罪的,犯罪主觀故意是消極被動的,主觀惡性不深;在共同犯罪中系從犯;林棋桐是我國醫藥行業的人才;要求給予從輕處罰。
上訴人李雪嵐上訴提出:其是被蒙騙、被脅迫參與犯罪的;其開始不知甲基苯丙胺是毒品,1997年5月,從報紙上看到新頒布的《刑法》,才知道制造甲基苯丙胺是很嚴重的犯罪,故立即停止;原審判決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對其定罪量刑,但該決定并未明確規定冰毒屬于毒品,原審法院直接以制造毒品罪對其量刑屬于程序不當。綜上,要求給其從輕處罰。
上訴人李雪嵐的辯護人提出:李雪嵐的辯護人提出:李雪嵐是被脅迫參與犯罪;犯罪行為發生在新刑法實施之前,一審判決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是正確的,但該決定規定的“其他毒品”是否包括甲基苯丙胺,當時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原審法院沒有司法解釋權,不應直接制造毒品罪對李雪嵐定罪;李雪嵐中途主動退出共同犯罪,有悔罪表現,要求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
上訴人伍其昌及其辯護人提出:伍其昌歸案后能如實供出全部犯罪事實,向公機關提供林棋桐、李雪嵐的電話號碼,對公安機關抓獲林、李起關鍵作用,應認定其重大立功。其辯護人還提出伍其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原審判決認定為主兒子不當。
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列舉了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所列舉的證據已在一審開庭時當庭宣讀、出示并質證。二審期間,各上訴人及辯護人均未提出新的證據。本院對一審判決書所列舉的證據予以確認。
本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定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參與制造冰毒的基本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認定林棋桐、李雪嵐應陳文藝的要求到東莞市石龍鎮解決用麻黃毒制造冰毒過程中產生大量紅煙問題期間,共生產冰毒100千克;李雪嵐為陳文藝制造冰毒從中賺取60萬元;伍其昌分得贓款人民幣40萬元,因只有被告人本人的供述,沒有其他證據佐證,證據不足,本院不予認定。另一審判決認定李雪嵐于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先后收取陳文藝、伍其昌交給的人民幣161萬元,為陳生產冰毒半成品“前體油”566千克,因李雪嵐、伍其昌一致供述李收取的是140多萬元港幣,故本院認定為港幣140萬元。除此之外,其他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對于上訴人林棋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林棋桐提出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提供相關技術資料及化學原料,策劃、指導李雪嵐研制冰毒證據不足的理由,經查:同案被告人李雪嵐供詞證實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是林棋桐提出的;同時證實林棋桐對其稱陳文藝要求其二人研制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并提供有關資料供其參考,當其向林棋桐提出制造冰毒的化學原料市面上買不到時,林棋桐向其提供了所需化學原料。上訴人林棋桐對此亦曾供認在案,其供述與李雪嵐的供詞相印證。原審判決認定此節證據確實、充分,足資認定。
對于上訴人林棋桐的辯護人、上訴人李雪嵐及其辯護人提出林棋桐、李雪嵐系被脅迫參與犯罪的理由,經查:林棋桐、李雪嵐的供詞證實林棋桐歸案前,曾接到王建國的電話,王告訴林,三、四年前在林處學制造冰毒的“小李” 被抓,林棋桐即找到李雪嵐,與李統一口徑,約定萬一被抓,就稱是被陳文藝脅迫參與犯罪的。再者,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是林棋桐提出,由李雪嵐具體研制出配方,這表明林、李二人主觀和客觀上積極主動,且犯罪時間長達二、三年之久,人身自由從未受到陳文藝等人的控制,提出受脅迫參與犯罪沒有事實依據。
對于上訴人林棋桐及其辯護人提出林棋桐是從犯的理由,經查:林棋桐在不法分子指使下,糾合其助手李雪嵐為不法分子解決制造毒品的技術問題,同時提出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并指使李雪嵐研制,提供試驗場地,聯系購買制毒原料,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提出是從犯的辯解不能成立。
對于上訴人林棋桐的辯護人提出林棋桐系我國醫藥行業的人才,據此要求從輕處罰的理由,經查沒有法律依據,不予采納。
對于上訴人李雪嵐及其辯護人提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未明確規定冰毒屬毒品,原審判決直接以制造毒品罪對其定罪量刑不當的理由,經查: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具有很強的成癮性。1989年2月,衛生部將甲基苯丙胺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進行管制。全國人大常委會1990年12月28日公布并施行的《關于禁毒的決定》第一條明確規定:“本決定所稱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因此,原審判決對李雪嵐制造甲基苯丙胺的行為以制造毒品罪論處并無不當。
對于上訴人李雪嵐及其辯護人提出李雪嵐中途退出共同犯罪,要求從輕處罰的理由,經查:李雪嵐中途退出共同犯罪屬實,但未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且將制造冰毒的配方及生產工藝交給陳文藝等人,使該配方流入社會,其危害性極大,罪行特別嚴重,要求從輕處罰據理不足。
對于上訴人伍其昌及其辯護人提出伍其昌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理由,經查:惠州市公安機關于1999年8月偵破一起制造販賣冰毒案件,案犯丘秀中交代制造冰毒的配方是伍其昌等人向廣西某醫藥單位的“老鬼”和“小李” 學取的。伍其昌歸案后,交代了其從1995年起跟隨陳文藝多次到廣西南寧市向“老鬼” 和“小李” 學制造冰毒的經過。偵查人員從伍其昌的手提電話通訊錄欄發現有兩個廣西電話,即將該手提電話儲存的全部號碼抄出來讓伍其昌辨認,伍指認通訊欄中記錄“林總”即是“老鬼”,“嵐” 即是“小李”。隨后,偵查人員前往廣西南寧調查,在廣西醫藥科技開發公司電話本中查到伍其昌指認的“小李” 電話號碼,初步確認“小李”名叫李雪嵐,但由于伍其昌在儲存“林總”的電話號碼時為反偵查,將電話號碼末尾加5,致使偵查人員未能查到“老鬼”的情況,后偵查人員根據伍其昌的描述將“老鬼” 畫成畫像,在廣西南寧市制藥集團公司的協助下,初步查明“老鬼” 名叫林棋桐,偵查人員將林棋桐的照片交給伍其昌辨認,確認“老鬼”就是林棋桐。隨后,在南寧市公安機關的協助下,將林棋桐抓獲歸案。本院認為,伍其昌的行為確實對偵查機關抓獲林棋桐、李雪嵐起一定作用,但其交代林棋桐、李雪嵐的電話號碼屬于交代同案人的基本情況,其行為屬坦白交代,且偵查機關并非完全根據其提供的電話號碼抓獲同案犯,其行為不符合立功的構成要件。故伍其昌及其辯護人提出該行為構成重大立功的理由不能成立。但伍其昌在二審期間,向司法機關檢舉揭發境外同案犯的基本情況,司法機關據此將該犯抓獲的行為構成立功。
對于上訴人伍其昌的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認定伍其昌為主犯不當的理由,經查:伍其昌受陳文藝糾合參與制造冰毒,在制造冰毒過程中負責具體實施,行為積極主動,起主要作用,原審判決認定其為主犯并無不當。
本院認為,上訴人林棋桐、李雪嵐、伍其昌非法制造甲基苯丙胺的行為均已構成制造毒品罪。上訴人林棋桐參與制造冰毒35千克;上訴人李雪嵐參與制造冰毒 395千克;上訴人伍其昌參與制造冰毒925千克;三上訴人參與制造毒品的數量大,情節特別嚴重。林棋桐應不法分子陳文藝的要求,糾合李雪嵐為陳文藝解決用麻黃素提煉冰毒過程中產生大量紅煙的問題,同時向不法分子提出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的理念,并指使李雪嵐進行試制,提供試驗場地,聯系購買制造冰毒所需的化學原料;李雪嵐受林棋桐的糾合,幫助陳文藝等人解決用麻黃素提煉冰毒過程中產生大量紅煙的問題,研究用化學合成方法制造冰毒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后又在陳文藝等人的糾合下,雇用李品全、朱明強生產大量冰毒半成品油供陳文藝、伍其昌等人加工成冰毒;伍其昌在陳文藝的糾合下,積極制造冰毒;三上訴人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是本案主犯,依法應按照各自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上訴人林棋桐、李雪嵐及各自的辯護人要求從輕處罰的理由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納。鑒于上訴人伍其昌有立功表現,依法可判處死刑,不必立即執行。此外,李雪嵐在二審期間,先后多次向司法機關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線索經偵查機關偵查均無法查實,其行為不符合立功構成要件。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定罪準確,對林棋桐、李雪嵐的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二十六條第一、四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第一條、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上訴人林棋桐、李雪嵐的上訴;
二、維持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惠中法刑初字第75號刑事判決第一、二項對被告人林棋桐、李雪嵐的定罪量刑和第三項對被告人伍其昌的定罪及第四項對繳獲的贓款、贓物的處理部分;
三、撤銷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惠中法刑初字第75號刑事判決第三項對被告人伍其昌的量刑部分;
四、上訴人伍其昌犯制造毒品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授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核準部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通知》的規定,本判決即為核準以制造毒品罪判處上訴人林棋桐、李雪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的刑事判決。
審 判 長 曾士強
代理審判員 黃 麟
代理審判員 李 疆
二OO三年一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馬惠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答復舉報人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改造積極分子審批表
2020-10-14提請假釋建議書
2020-10-14行政裁定書(提起再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