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與被上訴人林惠積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80人看過

廣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深中法民終字第3874號

  上訴人 (原審被告)深圳博愛醫院,住所地深圳市羅湖區紅嶺中路27號。

  法定代表人林志忠,該院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志堅,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巖磷,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 (原審原告)林惠積,男,(略)。

  法定代理人林裕填,男,(略)。

  委托代理人宋克,廣東國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為與被上訴人林惠積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的委托代理人張志堅、黃巖磷,被上訴人林惠積的法定代理人林裕填,委托代理人宋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本院確認以下事實:1、2000年4月2日,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司機陳中亞駕駛車主為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的粵BR5214號救護車在筍崗路由東往西行駛至深長油站路段時,汽車左前角撞到被上訴人林惠積,造成林惠積受重傷、車輛損壞的事故。事故發生后,司機陳中亞駕車逃逸。2000年4月10日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羅湖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司機陳中亞駕車肇事后不顧后果,未保護現場而駕車逃逸,使事故責任無法認定,依照《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條,認定陳中亞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林惠積無責任。司機陳中亞在該交通事故發生時是執行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的職務行為。2、被上訴人受傷后,自2000年4月2日至2001年1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救治,醫療費70余萬元已由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支付。被上訴人在該院進行治療期間,經醫院同意,被上訴人家屬在廣州、深圳、香港等地購買藥品一批。3、被上訴人在2001年1月31日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出院后,先后在中山醫科大學黃埔醫院、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珠江醫院、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進行住院治療。目前,被上訴人仍在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住院治療。截止2002年7月2日,被上訴人共住院820天。被上訴人在中山醫科大學黃埔醫院及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珠江醫院、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治療期間,被上訴人親屬以收條、借條等形式從上訴人處支取醫療費用及外購藥品費用共計480138.74元,其中外購藥品費用100000元。4、2002年5月30日,被上訴人經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傷殘評定小組評定,構成一級傷殘。2002年7月31日,經被上訴人親屬申請,原審法院對被上訴人有無民事行為能力進行司法鑒定,結論為被上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5、原審法院調取了交警部門對此次交通事故處理的卷宗材料,雙方當事人對卷宗材料均無異議。該卷宗中有被上訴人父親林裕填向交警部門就有關被上訴人住院及治療情況所作的報告一份及被上訴人林惠積在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山醫科大學黃埔醫院、珠江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治療時,由醫院出具的病情介紹、護理證明、轉院證明等材料。 6、案件審理過程中,經被上訴人申請并由第三人提供擔保,原審法院先予執行上訴人醫療費100000元,用于支付被上訴人在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住院期間的醫療費。

  另查,一審期間,上訴人提供了由被上訴人方出具的收條共計人民幣5172224.74元,扣除一審庭審期間,雙方認可由被上訴人的親戚林惠吟重復出具的收條37086元,從收條反映被上訴人從上訴人處支取的款項為人民幣480138.74元。2002年7月19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出具了林惠積在住院期間外購藥物的證明一份,一審期間被上訴人提供了該證明和其在廣州、香港、深圳購買藥物的發票及醫療收據若干份,其中大部分票據的背面有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蓋章和中山醫科大學黃埔醫院出具的外購藥證明,金額總計為人民幣155366.66元,港幣150920元。一審期間,被上訴人分別提供了黃埔醫院、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珠江醫院、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病歷記載,其中,除在珠江醫院(2001年5月31日至2001年7月25日)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1年4月3日至2001年4月16日),其他病歷載明了“三人陪護”。2002年7月24日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為林惠積出具證明,證明林惠積因腦外傷致四肢癱瘓,小便失禁、失語。現仍留置氣管套管。每月需更換氣管套管兩個,需用一次性尿布及護墊每月80至100塊左右。2002年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為林惠積出具證明,證明林惠積需要使用輪椅、便椅、助行器、輔助步行訓練等殘疾人輔助器具。2002年7月24日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為林惠積出具證明,證明林惠積因身材高大需長期三人護理,在治療方面可能要長期反復治療。現住我院每月住院治療費約16000元。2002年6月3日深圳市銀州貿易有限公司出具證明,證明林裕填因兒子車禍,與黃興、林宏選、林裕鎮等離開公司協助護理林惠積,他們原在公司的工資待遇分別為:林裕填月薪人民幣5000元,黃興月薪人民幣2600元,林裕鎮月薪人民幣 3000元、林宏選月薪3000元。在二審庭審期間,上訴人當庭表示接受原審判決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第八項、第九項、第十二項,但不同意原審判決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第七項、第十項、第十一項和第十三項。在二審庭審期間,上訴人提供一份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出具的證明材料,證明林惠積在 2002年8月26日至2003年2月25日之間花費的治療費用情況。

  以上事實,有被上訴人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傷殘評定書、調解終結書、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報告書,上訴人提供的被上訴人住院期間的病歷、被上訴人親屬的收條、上訴人支付醫療費的柜關票據審批單、交警部門的卷宗材料、原審法院先予執行裁定書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等為證,本院予以確認。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是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被告深圳博愛醫院司機陳中亞駕駛被告深圳博愛醫院的救護車將原告撞傷后逃逸,經交警部門認定,司機陳中亞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被告對該責任認定書沒有提出異議,因此,法院以該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作為認定原、被告雙方責任劃分的依據。司機陳中亞應當對原告在該事故中的損失承擔全部責任,但司機陳中亞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時,是履行被告深圳博愛醫院的職務行為,因此,對司機陳中亞因該事故給原告造成的損失,被告深圳博愛醫院應承擔全部民事責任。法院認定原告的損失如下: 1、醫療費。原告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期間的醫療費,被告已全部支付。原告在廣州、天津等外地醫院住院期間的醫療費,被告也通過原告親屬以收條、借條的方式部分予以支付,被告共支付醫療費費用497377.45元,其中包括100000元外購藥品的費用。在交警部門的卷宗中,原告親屬已經將原告的治療和轉院情況報告交警部門,交警部門未提出異議,且原告在寫給被告收條、借條時,已經在借條、收條上明確表示有關費用是原告在中山醫科大學黃埔醫院、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珠江醫院、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住院期間的醫療費,被告也已經通過轉帳支票等直接付款方式將原告在外地住院治療的醫療費大部分予以支付,因此,被告辯稱原告轉院沒有經過交警部門的同意,被告不應支付原告有關醫療費的抗辯理由不成立。對于原告在外地醫院治療期間花費的被告未支付的其他醫療費用,被告應當予以支付。被告辯稱原告評殘后不能進行治療的抗辯理由沒有法律依據,不予采信,被告應當將原告在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花費的醫療費支付原告。原告提供的有關醫院出具的外購藥品的證明,該證明反映原告外購藥品經過醫院的同意,且外購藥品已經用于原告病情的治療,因此,該費用應當為原告的正當損失,被告應當支付原告該外購藥品的費用。事實上,被告亦已經支付了原告100000元用于原告外購藥品。以上被告應當支付原告的醫療費總計為人民幣118110.08元,港幣150920元(460120.87元+155366.66元+港幣150920元-397377.45元- 100000元)。2、伙食補助費。截止2002年7月2日,原告共住院820天,根據廣東省的標準,伙食補助費為41000元(820天×50元)。 3、護理費。原告提供的證據中,除在珠江醫院(自2001年5月31日至2001年7月25日共住院55天)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自2001年4 月3日至2001年4月16日共住院13天)沒有明確記載由三人陪護外,其他醫院均明確記載有三人陪護,因此,法院認定原告在珠江醫院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外的其他醫院的護理人員均為3人,原告在珠江醫院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護理人員以1人計。原告提供的護理人員的工資收入高于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的3倍,因此,法院以深圳市當年度平均生活費的3倍計算護理人員的誤工費。經計算,截止至2002年7月2日,原告在珠江醫院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外的其他醫院的護理費用總計為130622.40元(752天×19.3元×3倍×3人),原告在珠江醫院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住院期間的護理費為3937.20元(68天×19.3元×3倍×1人)。原告的護理費總計為134559.60元。4、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為 141081.80元。5、住宿費。原告在天津共治療5個月,按一人計,根據廣東省的標準,原告要求的住宿費應為19500元(130元×150天×1 人)。6、外地專家會診的費用。原告向本院提供醫療機構的證明,證明外地專家來深圳會診原告病情的費用已經由被告支付,但原告僅向本院提供一名專家單程兩次來深圳的機票,且被告對該專家的交通費認可,因此,該專家的交通費本院予以認定,金額為6180元[(1550元機票+50元建設費+20元保險)×2 +(1400元機票+50元建設費+20元保險)×2].對于其他會診專家的交通費票據,原告未予提供,因此,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他會診專家交通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提供證據證明外地專家來深圳會診原告病情是經治療醫院的邀請,為治療原告病情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原告因聘請外地專家來深圳會診原告病情而花費的有關住宿費和伙食費等費用,屬于治療原告病情所花費的其他必要費用,被告應當予以支付。但原告提供的會診專家的住宿費及餐飲費的數額過高,參照廣東省規定的有關處理交通事故人員的標準,以每日住宿費130元、伙食費50元、每人每次兩天一晚、共13人次計算,總額為2990元(130元 ×13人次+50元×13人次×2天)。7、交通費。原告提供的票據為41080元,扣除專家會診的兩張機票外為38130元,該費用為原告在轉院及住院期間所產生的交通費用。因此,被告應當將原告在治療過程中因轉院和治療所花費的交通費支付原告,但原告在轉院過程中每次護理人員過多(5-6人),酌定交通費數額為20000元。8、殘疾用具費。被告認可的費用為6770.46元。原告出具有關醫療機構的證據證明原告每月需使用氣管套管兩副,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及被告認可的深圳市醫藥公司出具的有關氣管套管的價格,每月原告需氣管套管的費用應為351元(175.50元×2)。原告向本院提供證據證明原告沒有痊愈的可能,要求被告支付后期殘疾用具費100000元。在原告提供的醫療機構的證明中,沒有明確肯定原告已經終生不能治愈,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 100000元殘疾用具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考慮原告的實際情況,暫按5年來計算原告的后期殘疾用具費用,5年后如原告仍沒有痊愈,可就殘疾用具費用向被告另行追償。經計算,原告在5年內所需的氣管套管費用為21060元(351元×12月×5年)。原告的殘疾用具費總計為27830.46元。9、后續治療費和后期護理費。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原告已經終生不能治愈,需要3人終生護理,因此,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3000000元后續治療費及 1372035元后期護理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但鑒于原告現在的傷情和長期需人護理的事實,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意見,以原告現在每月支付醫療費 16000元及每日需3人護理的實際情況,酌情判令被告支付原告5年的后續醫療費及后期護理費。5年后,如果原告尚未康復,可就該兩項費用向被告另行主張。經計算,原告今后5年的后續治療費為960000元(16000元×12月×5年),后期護理費為312660元(19.3元×3倍×3人×30天× 12月×5年)。以上關于原告后續治療及護理的費用,采取多退少補的原則,實際醫療過程中如有增加,原告可另行向被告主張。10、鑒定費1950元。 11、殘疾賠償金。被告工作人員駕駛救護車輛將原告撞傷并逃逸,致使原告傷勢嚴重,構成一級傷殘,基本生活不能自理,且原告在被撞傷時尚在校就讀,因該交通事故,花季少年不僅不能完成學業,反而有終生四肢癱瘓,失語、臥床就醫的可能。被告工作人員的肇事行為破壞了原告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給原告精神上造成的巨大痛苦,常人無法親身感受。同時,被告工作人員的行為也給原告親屬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被告應當支付原告一定數額的精神撫慰金。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殘疾賠償金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但原告要求的金額過高,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及被告的支付能力,酌定殘疾賠償金的金額為200000元。被告先予執行的100000元醫療費應從以上款項中扣除。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沒有法律根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33號)第三十四條第二項,《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第八條第二項、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醫療費人民幣118110.08元、港幣150920元。二、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住院伙食補助費41000元。三、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護理費134559.60元。四、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141081.80元。五、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住宿費19500元。六、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交通費20000元。七、被告深圳博愛醫院承擔原告林惠積殘疾用具費27830.46元。八、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聘請外地專家會診的交通費6180元。九、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聘請外地專家會診的伙食費、住宿費2990元。十、被告深圳博愛醫院承擔原告林惠積后續醫療費960000元。十一、被告深圳博愛醫院承擔原告林惠積后期護理費312660元。十二、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鑒定費1950元。十三、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賠償原告林惠積殘疾賠償金200000 元。以上款項總計人民幣1985861.94元、港幣150920元,扣除已先予執行的醫療費100000元,被告深圳博愛醫院尚需支付原告林惠積人民幣 885861.942、港幣1509202.以上款項,被告深圳博愛醫院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原告林惠積。十四、駁回原告林惠積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9549.90元,由原告負擔15000元,由被告負擔24549.90元。

  宣判后,深圳博愛醫院不服,上訴請求二審法院依法裁定撤消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上訴理由如下:一、受害人嚴重違章,跨越路中護欄,對交通事故的發生負有重大過失,因此上訴人對受害人的損失不應當負擔全部民事責任。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下稱《民法通則》)對于受害人過錯可以減輕民事責任的規定,片面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下稱《辦法》)武斷認定及劃分民事責任,以至于錯誤判決上訴人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1、受害人對“撞傷”損害的發生負有重大過失,依據《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應當減輕上訴人的民事責任。陳中亞在撞傷事故發生時并沒有違反交通規則,而受害人林惠積跨越路中護欄對損害后果的發生具有過錯,且正是由于該違章行為才導致“撞傷”后果的發生。受害人的違章行為與“撞傷”后果之間形成了法律上的因果關系。而陳中亞在撞傷受害人以前的正常駕駛行為,僅僅構成對撞傷的外在的和偶然的聯系,其正常的駕駛行為不具有違法性,陳中亞也沒有侵權的過錯,因此,并不構成對撞傷損害后果的民法上的“原因”。上訴人的民事責任應當被減輕或免除。2、一審判決片面依據《辦法》,武斷地劃分及認定上訴人應負擔全部的民事責任,適用法律是錯誤的。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忽略了《民法通則》第131條的規定,適用法律錯誤理由如下:(1)《辦法》屬于行政法規,《辦法》中所涉及的責任認定也是行政性的,人民法院不應依據公安機關對行政責任的認定和劃分直接適用于對民事責任的認定和劃分。一審判決在對除精神損害賠償以外的其他部分損害賠償的實體法適用上,依據《辦法》公然拒絕《民法通則》對本案的適用,是完全錯誤的,是違反《憲法》及《民法通則》的。由于一審判決對《辦法》的行政法規的性質的認識發生嚴重錯誤,因此,將《辦法》中對行政責任的認定和劃分誤認為當然地適用于民事責任,結果造成了錯誤的判決。(2)交警部門認定陳中亞撞傷原告后逃逸所以應當負擔全部責任是依據《辦法》第20條的規定。基于前述理由,《辦法》第20條中的“全部責任”,所指為行政責任,不是民事責任,即交警部門僅對陳中亞“行政責任”作出了認定。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人民法院在裁判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案件時,不應拘泥于交通管理機關所作的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而是應當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包括《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二、陳中亞的逃逸行為不屬于職務行為,一審判決混淆了行為人陳中亞的責任與上訴人責任之間的區別,理由如下:1、逃逸者應負擔全責,是公安機關依據《辦法》作出的具有處罰性的行政責任認定,它不能作為法院代替《民法通則》認定逃逸者的民事責任的基礎。2、即使法院在錯誤認定逃逸的行政性全責可以導致行為人的民事全責,也不應再繼續地錯誤認為,行為人的民事全責應由上訴人全部負擔。上訴人從未要求、許可或縱容本單位駕駛人員在執行職務行為發生交通事故時,應當或可以逃逸。逃逸是陳中亞的個人行為,對于行為人陳中亞逃逸的個人行為,上訴人也不存在任何過錯可言。根據轉承責任的性質,上訴人無論是在對雇員的選任上,還是在監督方面,都已經盡到了應有注意義務,上訴人對陳中亞“逃逸”的個人行為的發生沒有任何過錯。三、一審法院在程序法適用上的錯誤。一審法院沒有通知陳中亞參加訴訟,以及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存在程序法適用上的錯誤。四、其他可能影響上訴人損害賠償責任負擔的情況包括:1、陳中亞的逃逸在客觀上也并未加重對受害人的損害。2、受害人當時應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事發時間在凌晨1:00許,監護人顯然存在怠于合理監護的情況。五、對于已經發生的和后續將要發生的受害人的治療及康復等的費用,一審判決存在下列問題:(1)沒有證據可以證明被上訴人所提出的費用是用于受害人的治療,如外購藥品的費用等;(2)雖能證明費用是用于受害人的治療,但不能證明該費用屬于法律或法規規定的“必須”的或“合理”的費用,如擅自轉院治療的費用,以及受害人后續5年的治療費用960000元和護理費 312660元,均不應由上訴人承擔賠償。(3)其他不符合判令上訴人承擔賠償的情況。除上述醫療費外,其他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康復的費用、部分營養費用、陪護人員的住宿費用、聘請外地專家所花費的伙食、住宿、交通費用、殘疾用具費用、部分的交通費用、長期須三人護理的費用、被上訴人家屬的誤工及護理費、合理的傷殘鑒定費等,也存在前述之類似的情況。六、鑒于上訴人不應承擔全部的民事責任,故請求二審法院就上訴人已經支付給被上訴人的費用,判令被上訴人應部分返還給上訴人或部分抵銷上訴人應承擔的賠償責任。七、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減輕或免除精神損害賠償金。一審判決在認定上訴人負擔全部民事責任的前提下,判令上訴人承擔殘疾賠償金人民幣200000元是不合適的。上訴人對于損害的發生沒有過錯,因此請求二審法院酌情降低精神損害的賠償金額。八、一審判決上訴人支付受害人損害賠償金的方式是不合適的。對于判決以后產生的費用,上訴人請求法院變更一審判決確定的支付方式。一審判決判令上訴人承擔受害人后續5年的治療費用960000元,護理費312660 元的“采取多退少補的原則,實際醫療過程中如有增加,原告可另行向被告主張”的做法沒有法律依據。上訴人請求變更支付應承擔的損害賠償金的方式。

  被上訴人林惠積答辯稱:一、上訴人片面理解、矛盾運用相關規定,把《辦法》與《民法通則》對立起來是錯誤的。《辦法》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民法通則》制定的,在我國境內處理交通事故所應當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其對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按照交通事故處理責任確定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等相關規定是我國民法的重要淵源。《辦法》第20條、21條規定的推定過錯責任正是對我國民事原則的具體運用,上訴人認為《辦法》第20條、第21條所指的是行政責任而不是民事責任,這完全是一種曲解。《辦法》第35條明確規定:交通事故責任人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所以一審法院判令上訴人承擔全部損害賠償責任是正確的。二、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重大過失,應減輕上訴人的民事責任。在本案中陳中亞駕車撞傷被上訴人后逃逸,又不及時報案,致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其行為符合《辦法》第20條、第21條的規定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而不應適用《民法通則》131條的規定,況且在交警處理和一審審理的過程中,上訴人也從未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提出異議。三、《辦法》第31條明文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無疑是正確的。四、關于賠償費用,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在一審中提交并經當庭質證的,用以證明所提費用“必須”性及合理性的大量證據視而不見,實屬強詞奪理。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本案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作為侵權之訴,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爭議焦點。首先,關于本案的過錯責任問題。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認定,陳中亞駕駛的救護車左前角撞到了從南往北跨越護欄的行人林惠積,導致了林惠積的重傷。在這一交通事故中陳中亞是侵權人,林惠積是受害人。由于陳中亞在實施該行為時的身份是深圳博愛醫院的駕駛員,其正在實施的駕駛行為是雙方均無爭議的職務行為,因此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應當對其雇員陳中亞實施的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上訴人上訴認為林惠積跨越護欄是事故發生的原因,由于受害人自己對“撞傷”的發生負有過錯,上訴人的民事責任應當被減輕或免除。本院認為,作為侵權的民事責任人一方,上訴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本案存在減輕或免除侵權責任的情況。由于事故發生后陳中亞逃逸,使事故的責任無法認定,上訴人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主張,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上的不利后果。《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有違章行為,其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有因果關系的,應當負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沒有違章行為或者雖然有違章行為但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不負交通事故責任。根據以上規定,交管部門必須綜合考慮當事人的違章行為以及其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后,才能進行責任認定,《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所認定的責任并不是純粹的行政責任而是兼顧考慮了民事侵權因果關系后確認的綜合責任。經審查,本案交管部門對交通事故作出的責任認定并無不妥之處,況且,該《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作出后上訴人并沒有申請重新認定,上訴人在一審期間也表示接受該認定書的結論。上訴人上訴認為一審法院以行政責任代替民事責任,其上訴理由有片面之處,一審參照該認定書,確定當事人的民事責任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認為陳中亞駕車逃逸的行為是其個人行為,即使逃逸行為的行政全責可以導致行為人的民事全責,行為人的民事全責也不應全部由上訴人全部負擔。本院認為由于陳中亞是以深圳博愛醫院駕駛員的身份駕駛著博愛醫院的救護車執行職務行為的,事故發生后陳中亞的逃逸行為與其職務行為直接相關,因此應認定陳中亞在本案交通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一系列行為均為職務行為。而且逃逸行為本身并不是侵權行為,本案的侵權行為是陳中亞駕車撞人的行為,對此行為為職務行為,雙方并無爭議。因此即使逃逸行為為陳中亞的個人行為,該事實本身對本案侵權責任的認定并沒有直接影響。上訴人的該項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同時主張陳中亞的逃逸并沒有加重對受害人的損害,以及監護人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應承擔相應責任等,以上上訴理由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綜上,上訴人應當對被上訴人林惠積因本案交通事故導致的損害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第二,關于原審判決確認的各項賠償數額是否合理的問題。上訴人上訴認為林惠積擅自轉院治療的費用不應由上訴人承擔,經審查,林惠積轉院治療均征得所在醫院的同意,并且已經告知了交管部門,上訴人的該項主張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主張一審認定外購藥金額有不當之處,一切外購藥必須以醫囑為準,林惠積購藥的數量與醫囑有很大差異。經審查,一審期間被上訴人提供了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出具的證明,證實醫院建議林惠積在外購藥一批,此外,林惠積還提供了附有各治療醫院簽字蓋章確認外購藥的收據及發票一批,根據以上證據,一審確認的林惠積的外購藥金額準確。上訴人上訴認為,其為林惠積支付的醫療費為人民幣516967.45元而非一審認定的497377.45元,經審查,從一審雙方提交的證據及庭審質證的情況看,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實際支付的醫療費少于一審法院確認的數額,鑒于被上訴人對此并沒有上訴,本院對一審認定的上訴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數額予以確認。上訴人上訴認為原審判決認定的護理費與事實不符,經審查,從林惠積的病歷記錄看,除在珠江醫院(2001年5月31日至2001年7月25日)和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01年4月3日至2001年4月16日)住院期間病歷沒有載明三人陪護外,其他病歷均載明了“三人陪護”。一審根據病歷的記錄,確認林惠積住院期間陪護人員的護理費并無不當,上訴人同時還對護理費的計算標準提出提議,經審查,一審期間林惠積提供了由深圳市銀州貿易有限公司提供的工資證明一份,由于上訴人并沒有提供相反證據否認該證據的真實性,本院對該工資證明的效力予以確認。上訴人的該項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上訴人上訴認為一審計算林惠積的住宿費有誤,經審查,一審按法律規定的標準及林惠積在天津住院的時間確認的住宿費符合有關的規定,上訴人的該項上訴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關于殘疾用具費的問題,上訴人認為,該費用僅包括其認可的包括氣管套管、輪椅、座便椅、助聽器等在內的器具共計6497.50元。本院認為,根據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出具的證明,林惠積每月需要更換氣管套兩個,更換氣管套的費用屬于林惠積合理的殘疾器具費用,一審法院在6497.50元的基礎上酌情支持林惠積五年所需的氣管套管的費用,符合情理,本院予以支持,五年的起止時間自2002年8月26日計至2007年8月26日,此后林惠積因殘疾器具支出的合理費用可以另行起訴。上訴人上訴對原審判決確定的后續治療費和后續護理費提出異議。由于林惠積尚需要治療,一審參照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康復醫院的證明確定的后續治療費用屬于法院綜合考慮本案情況酌情確定的數額,并不是林惠積在今后五年治療中實際發生的費用,該后續治療費的確定具有合理性,但原審判決在該費用的支付問題上確定了多退少補的原則,使判決內容具有不穩定性,本院酌情確認深圳博愛醫院應當為林惠積支付今后五年的后續治療費人民幣960000元,由于林惠積 2002年8月的住院治療費已經計入其已發生的醫療費之中,五年的起止時間自2002年8月26日至2007年8月26日,林惠積對2007年8月26日后發生的治療費用可另行起訴。此外,由于林惠積長期需要住院康復,深圳博愛醫院還應當向林惠積支付今后五年的護理費人民幣312660元,從2002年8 月26日計至2007年8月26日。林惠積對2007年8月26日后發生的護理費可另行起訴。本案上訴人上訴認為一審確認林惠積的殘疾賠償金不合適。經審查,林惠積屬于一級傷殘,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的規定,殘疾賠償金屬于精神損害賠償,應當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方式、行為的后果等因素酌情確定。綜合上述因素,本院認為一審確認殘疾賠償金人民幣200000元,數額偏高,本院酌情變更為人民幣 100000元。第三,關于本案一審審理是否存在程序問題,上訴人上訴認為,本案不應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且應追加陳中亞作為案件當事人。本院經審查認為,一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并無不當。在一審期間,林惠積作為原告一方,有權按其訴訟主張確定被告,陳中亞并非本案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一審不將陳中亞追加為案件當事人并無不當。上訴人關于原審訴訟程序的上訴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此外,原審判決對林惠積的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住宿費等的認定,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項、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第一至第六項及第八項、第九項、第十二項、第十四項。

  二、變更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第七項為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承擔被上訴人林惠積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7830.42元。(從2002年8月26日計至2007年8月26日)

  三、變更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第十項為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向被上訴人林惠積支付今后五年的后續治療費人民幣960000元(從2002年8月26日計至2007年8月26日)。

  四、變更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第十一項為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向被上訴人林惠積支付后續護理費費人民幣312660元(從2002年8月26日計至2007年8月26日)。

  五、變更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02)深羅法民初字第2855號民事判決第十三項為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向被上訴人林惠積支付殘疾賠償金人民幣100000元。

  以上款項共計人民幣1885861.94元、港幣150920元,扣除先予執行的醫療費100000元,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尚須支付被上訴人林惠積人民幣 1785861.94元,港幣150920元,以上款項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給被上訴人林惠積。

  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人民幣79099.8元,由上訴人深圳博愛醫院承擔59099.8元,由被上訴人林惠積承擔20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 茁 英

  代理審判員 石 磊

  代理審判員 彭 安 明

  二○○三年 五月十八 日

  書 記 員 邢 蓓 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崔剛強

崔剛強

執業證號:

15401201410824520

西藏蜀藏銘律師事務所

簡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崔剛強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蕉岭县| 定日县| 泰兴市| 天门市| 延安市| 自贡市| 乐东| 伊川县| 靖远县| 肇州县| 昂仁县| 肃南| 南皮县| 长汀县| 禹州市| 青田县| 安溪县| 阳东县| 柳州市| 齐河县| 博兴县| 杭锦旗| 朔州市| 时尚| 天祝| 安多县| 水富县| 罗江县| 临沂市| 承德市| 青河县| 景洪市| 罗甸县| 旺苍县| 淳安县| 沁源县| 察隅县| 漳平市| 定日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