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與被告楊繼紅、李微及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42人看過

湖南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長中民三初字第0035號

原告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住所地長沙市岳麓區谷山寺。
法定代表人唐建文,廠長。
委托代理人唐鄭,男,1982年9月出生,漢族,住長沙市岳麓區望岳鄉谷豐村。
委托代理人朱志武,男,1972年1月出生,漢族,住長沙市芙蓉區五一中路22號。
被告楊繼紅,女,1967年6月出生,侗族,住湖南省岳陽市云溪區岳化總廠研究院家屬區10棟204房。
委托代理人寧星耀,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李光遠,男,1944年11月 23日出生,漢族,系被告李微之父,住長沙市岳麓區銀盆嶺新村30棟1門9房。
被告李微,女,1970年10月出生,漢族,住廣東深圳市銀湖山莊銀山閣中單元402房。
委托代理人寧星耀,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李光遠,男,1944年11月 23日出生,漢族,系被告李微之父,住長沙市岳麓區銀盆嶺新村30棟1門9房。
第三人楊序清,男,1942年6月21日出生,侗族,住岳陽市北區石化總廠研究院11棟201號。
第三人李光遠,男,1944年11月 23日出生,漢族,住長沙市岳麓區銀盆嶺新村30棟1門9房。
第三人唐建文,男,1954年10月9日出生,漢族,住長沙市岳麓區望岳鄉谷峰村南竹坡組。
原告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以下簡稱“三豐廠”)因與被告楊繼紅、李微及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于2006年1月5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三豐廠的法定代表人唐建文及其委托代理人唐鄭、朱志武,被告楊繼紅、李微的委托代理人寧星耀、李光遠,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三豐廠訴稱:原告自1997年2月15日成立開始,即利用富馬酸二甲酯與多種礦物質復配生產飼料防霉產品,并于1997年5月制訂了《飼料防霉劑企業標準》(Q/AARD001-1997);1998年1月15日制訂了《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Q/AARD002-1998)。1998年6月27日,被告楊繼紅、李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名稱為“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的發明專利,并于 2002年6月5日被授權,專利號為98112535.2。該專利的技術方案要點與原告在申請專利之前即已形成的技術方案要點相同,該專利依法應為原告所有。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訴至貴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1、判令ZL98112535.2“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的專利權歸原告所有; 2、判令兩被告承擔所有的訴訟費用。?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了以下六組證據:
一、 第一組
證據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證據2:內資企業法人情況打印。
證明三豐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僅僅是被吊銷,企業并未注銷,具備本案原告主體資格。
二、 第二組
證據3:ZL98112535.2專利公告文本。證明爭議專利技術方案要點及基本情況。
三、第三組
證據4:《600t/aDMF項目初步可行性分析》、《關于建立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協議書》。證明在爭議專利申請日之前,三豐廠即具備了利用富馬酸二甲酯與多種礦物質復配制備飼料防霉劑的技術能力及生產設備、資金,為其研究該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提供了條件。
證據5:付出清單。證明三豐廠為煙草防霉試驗提供了資金、場所。
證據6:三豐廠盤存表。證明爭議專利申請日前,三豐廠為煙草防霉劑的研發、生產儲備了主要成分富馬酸二甲酯和礦物質。
證據7:97年6~12月煙草防霉劑生產、設備記工。證明爭議專利申請日前,三豐廠為煙草防霉劑的試驗和生產投入了人力。
證據8:三豐廠職工的證明。證明1997年6月底,三豐廠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煙葉防霉系列產品研制與生產,并組織職工進行了一定的技能培訓,1998年元月15日公布了《Q/AARD002-1998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
證據9:證明(聶建國)。證明:1998年5月底,三豐廠將煙草防霉劑(50克/袋,用無紡布包裝)送往常德卷煙廠高泗倉庫進行把煙防霉試驗,該試驗是爭議專利獲得授權的主要原因。
證據10:三豐防霉劑(煙草防霉用)產品說明(1997.8.19)。
證明爭議專利說明書和實施例1、2是照搬三豐廠產品說明的內容。
證據11:檢驗報告(1997.8.19)。證明1997年8月19日,三豐廠將其煙草防霉專用產品送檢,三豐廠在此之前已掌握了按Q/AARD001-1997企業標準生產防霉劑用于煙草防霉的技術方案。
證據12:煙草防霉劑布放、防霉效果檢查、視察、參觀、煙包進出操作規程。證明三豐廠對煙草防霉劑的具體應用過程中的技術訣竅進行了研究。
證據13:“三豐”牌煙草防霉劑設備工藝生產流程圖(1997年9月20日)。證明爭議專利申請日前,三豐廠對如何將富馬酸二甲酯與礦質載體復配生產煙草防霉劑的工藝流程進行了研究。
證據14:送貨單。證明爭議專利申請日前,三豐廠儲備了煙草防霉劑原料之一礦質載體。
證據15:楊序清、李光遠1997~2000年工資表及借支單。證明從1997年開始到2000年,楊繼紅、李微之父楊序清、李光遠是三豐廠股東、職員,從三豐廠領取工資,借取費用。
證據16:三豐廠兩份企業標準及長沙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證明。
證明爭議專利申請日前,三豐廠兩份企業標準即已客觀存在,證據16與證據3、10、11共同證明爭議專利技術方案是原告在申請日前獨立研制開發的,爭議專利技術方案要點與原告企業標準的技術方案要點相同。
第三組證據證明:原告對爭議專利的實質性特點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
四、第四組
證據17:ZL98112535.2專利申請文檔和無效文檔。
證據18:彭乃恩證詞。
證據19: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工商檔案。
證據20: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長中民三初字第30號民事判決書。
第四組證據證明:兩被告與楊序清、李光遠合伙剽竊原告技術,申請專利ZL98112535.2。
五、第五組
證據21:《防霉劑DMF的合成研究及其應用概況》。證明富馬酸二甲酯不經復配,用于煙草防霉的技術方案,早在爭議專利申請日前即已存在。
六、第六組
證據22:岳陽市云溪區茶港化工廠企業標準(Q/JAGE003-1999)。證明茶港化工廠存于岳陽市技術監督局的企業標準僅此一份,與煙草防霉劑技術無關。


證據23:調查筆錄(彭乃恩、聶建國)。證明(1)楊序清是爭議專利項目開發的關鍵人物,楊序清就爭議專利的申請向彭乃恩進行技術交底并提供材料;(2)三豐廠在常德卷煙廠的試驗在前,爭議專利申請在后,1998年9月3日高泗倉庫出具的試驗報告上 ZL98112535.2專利是后來添加上的;(3)爭議專利系李微、楊繼紅通過楊序清利用三豐廠的技術方案申報獲得。涉案專利技術方案系三豐廠在專利申請日前開發、實驗所得,三豐廠的開發實驗,是爭議專利獲得授權的關鍵。
被告楊繼紅、李微共同辯稱:1、原告的起訴權已經喪失,沒有訴訟主體資格。原告已于1999年12月31日被吊銷,2002年6月17日被正式注銷。2、本案已過訴訟時效,原告喪失了勝訴權。該案專利申請日為1998年6月27日,公開日為2000年1月12 日,授權公告日為2002年6月5日,對于這些情況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是知情的,原告現在訴訟遠遠超過兩年的時效期間。3、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為涉案專利的權利人。原告營業執照記載的經營范圍中并不包括煙草防霉劑的生產、銷售,更未涉及煙草防霉劑的研究開發,在原告提供的二十三項證據中,只有一份錯漏百出的證人證言含有“1997年6月底廠里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煙草防霉劑系列產品研制與生產”字樣,這顯然不符合事實,且證人未出庭作證,不能作為證據采用。4、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自己承認涉案專利的權利人是楊繼紅、李微,而非原三豐廠。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依據,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為支持其答辯意見,在本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1:“關于建立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的協議書”。證明防霉劑廠為合資企業,乙方是產品折股,不是技術入股。
證據2:內資企業法人情況打印。證明原告已于1999年12月31日被吊銷,2001年10月15日被注銷。
證據3:“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第三次董事會議紀要”。證明原告從2000年8月3日起停止生產經營,申請企業注銷,其債權債務及固定資產妥善處理完畢。
證據4:98112535.2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扉頁。證明98112535.2申請于2000年1月12日公開。
證據5:常德卷煙廠高泗倉庫煙葉儲存防霉試驗報告。證明1998年原告已知楊繼紅、李微提出了98112535.2號專利申請。
證據6:“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第二次股東會議紀要”。證明1998年12月9日原告才決定開發煙用防霉劑。
證據7:楊繼紅、李望明撰寫:1、300t/aDMF項目初步可行性分析;2、富馬酸二甲酯用于煙草防霉的可行性研究報告;3、富馬酸二甲酯用于飼料防霉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湖南省岳陽市云溪區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等。證明1996年楊繼紅已完成富馬酸二甲酯用于煙草防霉的研究。
證據8:楊繼紅浙江大學畢業證書。證明楊繼紅熟悉有機化工專業知識。
證據9:楊繼紅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證書。證明楊繼紅具有化工工藝工程師任職資格。
證據10: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2004)湘高法民三終字第68號。證明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已承認98112535.2號專利為楊繼紅、李微所有。
證據11: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6483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證明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曾經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98112535.2號專利無效,實際上間接承認該專利為楊繼紅、李微所有。
證據12:湖南省產品標準實施證書。證明原告制定的產品標準在長沙市技術監督局備案時間。
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共同述稱:作為三豐廠的董事,我們的建廠協議中明確規定重大事項應由股東共同決定,但今天的訴訟我們卻毫不知情。建廠協議中我們是以產品入股,而非以技術入股。三豐廠既無研發場地,又無研發設備和資金,根本不具備新產品研發條件,涉案的整個專利技術是楊繼紅、李微研制出來后由我們帶過來的,唐建文沒有參加過研究。三豐廠去常德卷煙廠做產品試營所帶去的產品也是楊序清從楊繼紅的丈夫廠里弄過來的。我們不存在剽竊其技術,三豐廠里只有我們倆懂技術。且三豐廠早已注銷,印章也應被收交了,不可能蓋出公章來起訴。
第三人唐建文述稱,他完全同意原告三豐廠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均未提交證據。
在本院庭審過程中,本院組織各方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進行了質證,各方當事人均發表了充分的質證意見。
被告楊繼紅、李微對原告提交的證據發表如下質證意見:對證據1無異議;對證據2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據3無異議;對證據4的前者的關聯性有異議,對其后者無異議;對證據5、6、7,對唐建文批注內容的真實性及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8的真實性有異議,要求證人出庭;對證據9的真實性、關聯性有異議,要求證人出庭;對證據10、11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12、13、14、15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16的前者的關聯性有異議,對其后者的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據17無異議;對證據18、19的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20的形式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內容的真實性和關聯性有異議,系侵權糾紛,但本案為權屬糾紛;對證據21的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22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關聯性有異議;對證據23的形式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內容的真實性和關聯性有異議。
第三人楊序清對原告提交的證據發表如下質證意見:對證據9的真實性有異議,試驗報告的摘要中清楚講了是用專利技術做的試驗,但原告的證明與之不一致;對證據17中的簽字,是彭乃恩打電話說沒時間簽字而要我代簽的;對原告其他證據,同意被告的質證意見。
第三人李光遠對原告提交的證據同意被告和楊序清的質證意見。
第三人唐建文對原告提交的證據的三性均無異議。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發表如下質證意見:1、對證據1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2、對證據2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原告方有相反證據(即原告證據2)證明三豐廠未注銷。3、對證據3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無形資產并未清理,企業尚未被注銷。4、對證據4的三性無異議,對公開日期有異議。5、對證據5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三豐廠當時被李光遠、楊序清蒙騙,以為爭議專利是以三豐廠名義申報的。6、對證據6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1998年12月9日以前,三豐廠早已試驗、開發成功煙草防霉劑技術。7、證據7中:(1)對《300t/aDMF項目初步可行性分析》、《富馬酸二甲酯用于飼料防霉的可行性研究》的真實性、關聯性有異議,該兩文既未署名,又無日期,且與煙草防霉技術無關。(2)對《富馬酸二甲酯用于煙草防霉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真實性和關聯性有異議。①該文不具備真實性,落款兩人,是一人筆跡;楊繼紅、李望明兩人96年并無煙草防霉劑產品,不可能寫出“將丙綸無紡布袋裝的富馬酸二甲酯(凈重50克/包)”的語句,無研究的原始記錄佐證。②該文不具備關聯性,該文沒有提出任何關于富馬酸二甲酯與礦物質載體復配的技術方案,其提出的將富馬酸二甲酯直接應用于煙草防霉的技術方案屬于公知技術,已被復審委宣告無效。(3)對公證書及兩份證明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和證明內容有異議:①列三份報告名稱毫無意義,因為對三份報告本身內容未固定;②富爾公司與茶港化工廠之間的關系無工商資料證明;③李望明與楊繼紅是夫妻,李望明是富爾公司股東,有利害關系。8、對證據8、9的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專業知識與專利技術的研發是兩碼事。9、對證據10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該調解書無法證明被告主張,相反,唐建文一直主張該專利應為三豐廠所有。 10、對證據11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只能證明當時形式上的專利權人為李微、楊繼紅。11、對證據12的三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有異議,備案日期與發布、實施日期是兩碼事。
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對被告提交的證據的三性均無異議。
第三人唐建文對被告提交的證據同意原告的質證意見。
作為定案證據,應當真實、合法,且與本案訴爭之事實具有關聯性。經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進行審查,并分析綜合各方當事人的質證意見,本院認證如下:
原告提交的證據1、2能夠證明原告雖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但沒有辦理注銷登記手續;證據3能夠證明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證據4能夠證明原告建立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的事實;證據5能夠證明原告為研發煙草防霉劑支付的部分開支;證據9能夠證明原告于 1998年5月就將煙草防霉劑用于常德卷煙廠高泗倉庫進行防霉試驗;證據10、11、12、13能夠證明原告試驗、生產煙草防霉劑的事實;證據15能夠證明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原系原告企業的員工;證據16能夠證明原告制定了飼料防霉劑,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以及上述兩份標準分別于1997年 5月15日和1998年1月15日向長沙市技術監督局申報企業標準備案的情況;證據17、18、19能夠證明兩被告通過岳陽市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彭乃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涉案專利的情況以及在該申請過程中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的技術資料;證據23能夠證明:(1)涉案專利是由岳陽市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彭乃恩代理,經辦此事的主要是楊序清;(2)1998年上半年,常德卷煙廠與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合作進行煙草防霉試驗,負責與常德卷煙廠聯系的是李光遠,李光遠是以三豐廠的名義與常德卷煙廠開展試驗。常德卷煙廠與三豐廠開展防霉試驗在前,申報涉案專利在后。上述證據內容真實,證據來源合法,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且與本案訴爭的事實具有法律上的關聯性,本院予以認定。原告證據6、7、14、21與本案無關聯性;證據8系證人證言,證人未出庭作證;證據 20系人民法院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且該判決系專利侵權訴訟,與本案無關聯性。上述證據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楊繼紅、李微提交的證據1能夠證明原告合資建廠的事實;證據3能夠證明合資各方停辦三豐廠的事實,雙方對企業的債權、債務及固定資產的善后處理達成協議并妥善處理完畢,但該協議并未對三豐廠享有的知識產權進行處分;證據4能夠證明楊繼紅、李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涉案專利的事實。上述證據內容真實,證據來源合法,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且與本案訴爭的事實具有法律上的關聯性,本院予以認定。被告證據2系工商管理部門打印差錯,不能證明原告已被注銷的事實;證據5、6與原告提交的相關證據相抵觸,不能證明被告楊繼紅、李微申報涉案專利早于常德卷煙廠與三豐廠進行煙草防霉試驗的事實;證據7中的三篇文章不能確定該文件形成的時間;岳陽市云溪區公證處2006岳云證民字第11號公證書并未證明岳陽富爾物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羅海云出具的“證明”所敘述的事實,僅對該證明上所蓋的岳陽富爾物貿有限公司的印章及法定代表人羅海云的簽字均屬實予以證明;證據8、9、 10、11與本案無關聯性;證據12僅能證明三豐廠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由長沙市技術監督局進行備案登記的時間,而不能證明該文件形成的時間。上述證據不符合證據三性的要求,本院依法不予采信。
根據上述定案證據,本院確認以下事實:
1997年2月15日,李光遠、楊序清與長沙市湘峰汽車配件廠法定代表人唐建文簽訂了一份“關于建立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協議書”,該協議約定,以長沙市湘峰汽車配件廠為甲方,李光遠、楊序清為乙方,建立合資企業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該企業的經營范圍為:生產銷售飼料防霉劑,以及用于食品、蔬菜、織物、竹木制品的防霉劑部分海產品、水果的保鮮防腐等有關的系列產品;開展防霉、防腐保鮮等有關的技術咨詢和服務。三方約定,合資企業的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為80萬元,甲方購置所有生產設備并投資20萬元作為生產流動資金,共計投資50萬元,占65%;乙方以aDMF飼料防霉劑生產產品折成股本金30萬元,占35%。1997年3月11日,三豐廠成立,生產、銷售飼料防霉劑,并進行煙葉防霉處理的試驗。
1997年5月,由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為主要起草人,制定了三豐廠“飼料防霉劑企業標準”。根據該標準,飼料防霉劑是以富馬酸二甲酯為主要成分,動物身體所需礦物質作為賦形劑復配而成。理化指標為:富馬酸二甲酯50%±0.5,多種礦物質50%±3.0。該標準于1997年5月15日形成,1997年5月28日實施。
1998年1月,由楊序清、李光遠、唐建文為主要起草人,制定了三豐廠“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根據該標準,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是以富馬酸二甲酯為主要成分,煙草商品所用減濕劑或其他礦物質作為賦形劑復配而成。理化指標為:煙葉儲存用防霉劑富馬酸二甲酯含量≥98%,礦物質含量≤2%;卷煙儲存用防霉劑富馬酸二甲酯含量≥98%,礦物質含量≤2%;煙絲用防霉劑富馬酸二甲酯含量≥99%,礦物質含量≤1%;,重金屬含量≤0.002%。該標準于1998年1月15日形成,1998年3月28日實施。
1998年6月26日,楊繼紅、李微與岳陽市專利事務所簽訂了一份專利代理委托書,委托岳陽市專利事務所代為辦理名稱為“煙葉、煙絲及香煙防霉劑”的實用新型專利。
1998年6月27日,以楊繼紅為專利權人,李微為共同專利權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該專利申請號為98112535.2,授權公告日為2002年6月5日。該發明專利在其“權利要求書”上明確:1、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10%-100%,礦質載體:0%-9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礦載體為硅酸鹽類、碳酸鹽類、硫酸鹽類、氯化物類、氧化物類、浮石和海泡石及它們的煅燒品的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20%-90%,礦質載體:10%-8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40%-50%,礦質載體:50%-60%。?
該專利申報后,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不符合授權要求。2000年10月12日,負責代理該專利的岳陽市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彭乃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了一份“關于煙葉、煙絲及香煙防霉劑新穎性的意見陳述”,在該陳述中提到“本申請從1998年6月在湖南常德卷煙廠高泗倉庫四號庫儲存的3410擔(件)煙葉,對其實施了防霉實驗,……取得了極其明顯的防霉效果。常德卷煙廠和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以本申請技術為基礎向國家煙草專賣局申請了煙葉防霉新技術的研究的技術開發項目。”“根據市場情況先組建了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生產銷售防霉劑。后因市場擴大投資100萬元將三豐防霉劑廠改制為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從事煙葉制品防霉劑開發,生產和銷售。該陳述材料提交了五份材料作為附件:1、產品質量標準,2、煙葉防霉新技術研究立項報告,3、煙葉儲存防霉試驗報告,4、開展利用防霉劑進行煙草防風霉實驗報告,5、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上述五份材料中除附件5系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外,其余四份附件材料均系三豐廠的技術資料。附件1產品質量標準,是指三豐廠1998年1月10日發布,1998年3 月28日實施的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附件2煙葉防霉新技術研究立項報告,是指課題名稱為“煙葉防霉新技術的研究”的課題,該課題研究起止時間為2001年1月至2001年3月,承擔單位為常德卷煙廠和三豐廠,其中三豐廠的主要責任是(1)防霉劑的研制與生產,(2)提供防霉劑的各種檢驗報告,(3)研究防霉劑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及提供相關報告;附件3煙葉儲存防霉實驗報告,是指常德卷煙廠高泗倉庫利用三豐廠生產的煙草防霉劑進行的煙草防霉的研究報告,該報告中提到“我們采用長沙三豐防霉劑廠生產的煙用防霉劑(中國專利98112535.2)進行煙葉防霉試驗”;附件4開展利用防霉劑進行煙草防風霉實驗報告,是指上海煙草儲運公司利用三豐廠生產的煙草防霉劑進行的煙草防風霉實驗報告;附件5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是指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但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與三豐廠系不同的企業法人,而并非如專利代理人彭乃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意見陳述中所說的,由“三豐防霉劑廠改制為湖南匯元防霉保鮮有限公司”。2002年6月5日,楊繼紅、李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2004年3月5日,以長沙西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為無效宣告請求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楊繼紅、李微“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無效。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審查,于2004年9月13日作出了第6483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宣告該專利部分無效,即98112535.2號發明專利權的權利要求1、2無效,維持權利要求3、4有效。
另查明,本案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書中所稱反丁烯二酸甲酯,與三豐廠“飼料防霉劑企業標準”、“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企業標準”中所稱的富馬酸二甲酯系同一物質。
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舉證質證情況,經征詢各方當事人意見,綜合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的情況,本院將本案爭議焦點歸納如下:
一、三豐廠在本案中是否具有原告主體資格。原告三豐廠認為,三豐廠雖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但作為企業法人的訴訟主體資格仍然存在,三豐廠在本案中具備原告主體資格。被告楊繼紅、李微認為,原告已于1999年12月31日被吊銷,2002年6月 17日被正式注銷,原告沒有訴訟主體資格。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后,其民事訴訟地位如何確定的復函》(2000年1月 29日?法經[2000]24號函)的意見,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國家工商行政法規對違法的企業法人作出的一種行政處罰。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應當依法進行清算,清算程序結束并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后,該企業法人才歸于消滅。因此,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后至被注銷登記前,該企業法人仍應視為存續,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根據三豐廠2000年8月3日董事會議紀要第二條:董事會決定從即日起停止企業生產經營,向主管工商局申請企業注銷;第三條:企業的債權、債務及固定資產的善后處理,與會人員已達成協議,并妥善處理完畢。但此后三豐廠并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注銷手續。原告三豐廠于2001年10月15日被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岳麓分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綜上,原告三豐廠在本案中仍然具有訴訟主體資格。
二、原告三豐廠提起訴訟是否已經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原告三豐廠認為,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而不適用于物權。專利權是一種經過登記的準物權,當然也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退一步說,鑒于李微、楊繼紅對三豐廠的專利權的非法占有,呈現一種持續和連續狀態,因而,在專利權有效期間,三豐廠在任何時候提起訴訟,均不喪失勝訴權。被告楊繼紅、李微認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原告喪失了勝訴權。該案專利申請日為 1998年6月27日,公開日為2000年1月12日,授權公告日為2002年6月5日,對于這些情況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是知情的,原告現在提起訴訟,已經超過法律規定兩年的訴訟期間。本院認為,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是我國民事法律對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我國《專利法》第62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北景甘且黄饘@麢鄼鄬偌m紛,我國民法規定的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主要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對于所有權權屬的確認請求權不宜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原告在本案中以自己系98112535.2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為由,提起專利權權屬糾紛,未超過訴訟時效。
三、涉案專利是否是原告三豐廠的職務發明。原告三豐廠認為,爭議專利為三豐廠職務發明。唐建文、李光遠、楊序清均是三豐廠的職工,三人為爭議專利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是爭議專利的實際發明人。就富馬酸二甲酯(反丁烯二酸甲酯)與礦物質載體復配制備煙草防霉劑并具體應用于煙葉、煙絲及卷煙防霉技術,唐建文、李光遠、楊序清均是在執行三豐廠本職工作的過程中,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其中,唐建文寫出了《“三豐”牌煙草防霉劑設備工藝生產流程圖》,唐建文、李光遠、楊序清起草了《飼料防霉劑》(Q/AARD001-1997)、《煙葉、煙絲、卷煙防霉劑》(Q/AARD002-1998)兩份三豐廠企業標準,李光遠更是親自將三豐廠的煙草防霉專用產品送檢和進行煙草防霉實驗,前述三人的研究開發行為,在時間上早于爭議專利申請日,在內容上緊緊圍繞富馬酸二甲酯與礦物質復配制備煙草防霉劑及其在煙草上的應用(原告第三組證據和第六組證據可證明這一事實),為爭議專利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是爭議專利的實際發明人。前述三人的研究開發,均是執行三豐廠安排的本職工作,由三豐廠提供了資金、場地、原材料等物質條件,因而,爭議專利是三豐廠的職務發明。楊序清、李光遠將三豐廠職務發明以楊繼紅、李微的名義申報專利,非法占為己有。
被告楊繼紅、李微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為涉案專利的權利人。原告營業執照記載的經營范圍中并不包括煙草防霉劑的生產、銷售,更未涉及煙草防霉劑的研究開發,在原告提供的二十三項證據中,只有一份錯漏百出的證人證言含有“1997年6月底廠里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煙草防霉劑系列產品研制與生產”字樣,這顯然不符合事實,且證人未出庭作證,不能作為證據采用。原告法定代表人唐建文自己承認涉案專利的權利人是楊繼紅、李微,而非原三豐廠。
本院認為,(一)關于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與三豐廠企業標準及其他技術資料的關系。從涉案專利公開的專利技術方案來看,1998年6月27日,楊繼紅和李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授權公告日為2002年6月5日。該發明專利在其“權利要求書”上明確:1、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10%-100%,礦質載體:0% -9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礦載體為硅酸鹽類、碳酸鹽類、硫酸鹽類、氯化物類、氧化物類、浮石和海泡石及它們的煅燒品的一種或多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20% -90%,礦質載體:10%-8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防霉劑各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反丁烯二酸甲酯: 40%-50%,礦質載體:50%-60%。2004年9月13日,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審查,作出了第6483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宣告該專利部分無效,即98112535.2號發明專利權的權利要求1、2無效,維持權利要求3、4有效。根據該無效宣告請求決定書,可以確定涉案專利的發明點在于利用富馬酸二甲酯和礦物質之間進行復配,生產煙草防霉劑。同時,通過比對三豐廠分別于1997年、1998年發布的兩份企業標準,可以發現兩者在技術上僅在富馬酸二甲酯和礦物質之間進行復配的百分比上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對于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無需經過其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推導出該技術方案。因此,涉案專利的技術方案與三豐廠的企業標準和其他技術資料之間存在淵源關系。(二)涉案專利是否屬于三豐廠的職務發明。我國專利法所稱的發明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專利法還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本案中,唐建文是三豐廠的法定代表人,李光遠、楊序清均是該廠的職工,同時也是該廠的股東。他們在三豐廠試驗煙草防霉劑的工作均是完成本單位交付的工作任務。1998年上半年,常德卷煙廠與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合作進行煙草防霉試驗,由李光遠負責與常德卷煙廠聯系并開展試驗工作。在三豐廠研發煙用防霉劑的過程中,楊序清和李光遠是完成本單位交付的工作任務,楊序清和李光遠了解和掌握了三豐廠研發煙用防霉劑的全部技術方案和技術資料;從楊序清、李光遠與被告楊繼紅、李微的關系來看,楊序清、李光遠與楊繼紅、李微分別系父女關系;楊繼紅、李微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涉案專利過程中,經辦此事的主要是楊序清;楊序清還為她們提供了三豐廠的企業標準、產品說明、試驗被告等技術文件。而被告楊繼紅、李微在本案中不能提供關于她們研發涉案專利的研究方案、試驗報告、檢驗數據等證據,也未提交對涉案專利技術方案作出創造性貢獻的其他證據;三豐廠提交的證據證明了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實施例與其企業標準及其他技術資料存在不可分割的技術淵源和內在聯系。據此可以認定,楊序清、李光遠將三豐廠的職務發明分別以其女兒楊繼紅、李微的名義申報了涉案專利。
綜上所述,原告三豐廠雖已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但并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三豐廠在本案中仍然具有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三豐廠在本案中以自己系98112535.2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為由,提起專利權權屬糾紛,未超過訴訟時效;楊序清、李光遠將自己在三豐廠了解、掌握到的煙用防霉劑技術以自己親屬的名義申請非職務發明專利,有違公民在民事活動中應當遵守的誠實信用原則。對此,被告楊繼紅、李微及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诒景赶祵@麢鄼鄬偌m紛,第三人楊序清、李光遠在本案中不承擔實體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第三人唐建文雖系三豐廠的法定代表人,但其個人并非三豐廠的股東,在本案中,也不承擔實體的民事權利和義務。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專利號為ZL98112535.2的“一種防霉劑在煙草上的應用”發明專利的專利權屬于原告長沙市三豐防霉劑廠。
本案受理費1000元,由被告楊繼紅、李微共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丁 建 平
審 判 員 楊 鳳 云
審 判 員 熊  萍

?

?

?


二○○六年十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黃 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鄭云階

鄭云階

執業證號:

11101202010176290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學功底深厚,思維獨特,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工作。主要擅長侵權、合同、婚姻家事、遺產繼承、債權債務、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等民商事訴訟、仲裁業務以及行政類訴訟、復議(征地拆遷)等工作。承接個人、企業常年法律顧問。聯系電話:15901114292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鄭云階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奉贤区| 广河县| 墨江| 景泰县| 沿河| 潢川县| 阿坝| 封开县| 尼玛县| 子长县| 永宁县| 玉屏| 错那县| 西安市| 金平| 囊谦县| 楚雄市| 石渠县| 广水市| 拜城县| 湟中县| 六盘水市| 始兴县| 桓台县| 九江市| 新民市| 油尖旺区| 达孜县| 崇左市| 乐安县| 汶上县| 巴林右旗| 太白县| 闽侯县| 喀喇沁旗| 历史| 巴塘县| 五原县| 永川市|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