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732號
委托代理人楊佐宋,(略)。
委托代理人盧德杰,男,(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春燕,女,(略)。
法定代理人楊以超,系被上訴人楊春燕父親。
法定代理人蘇彩明,系被上訴人楊春燕母親。
委托代理人蘇健華,系廣西藤縣“148”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信宜市長城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運榆公司)。住所地:廣東省信宜市區迎賓大道新涌村。
法定代表人張雄培,系信宜市長城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佐宋,系廣東省信宜市司法局退休干部。
委托代理人盧德杰,男,住廣東省信宜市城區人民南路糧食街6號。
原審被告賴永業,男,(略)。
委托代理人黃仕學,廣東弘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葉瑞友因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民一初字第7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2年5月17日凌晨2時40分,被告葉瑞友駕駛車輛所有人為信宜市長城運輸有限公司的粵K.W0996號大客車由大瀝往廣州方向行駛,當行至321國道8KM+780M處遇被告賴永業騎無號牌自行車,尾搭原告楊春燕,雙方避讓不及發生碰撞,造成楊春燕受傷的交通事故。其后,經南海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賴永業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葉瑞友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無責任;后賴永業不服責任認定申請復議,經佛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重新認定,被告葉瑞友與賴永業負事故的同等責任,原告無責任。2003年2月27日,因賴永業無故缺席二次賠償調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對事故調解終結。事故后,原告因傷被送到南海區大瀝醫院住院治療240天,于2003年1月11日出院,花去醫療費用53019.40元并由被告葉瑞友墊付。2002年12月31日,經公安機關委托佛山市人民檢察院法醫鑒定,原告的損傷結論屬一級傷殘。訴訟中,被告對原告要求賠償的醫療費53019.40 元、誤工費331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200元、護理費5270.40元、殘疾者生活補助費160338.20元、交通費1200元、住宿費810元無異議。
原審判決認為,本案事故發生在2002年5月30日前,故計算賠償的標準應按事故發生地的2001年度廣東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進行計算。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1條的規定,被告葉瑞友和賴永業是事故責任者,應按公安機關復議認定的同等責任比例對原告因本案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并因雙方為共同侵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被告長城運輸公司是被告葉瑞友在事故中所駕車輛的車輛所有人,依法應在被告葉瑞友無力賠償時負墊付責任。故原告起訴請求賠償合法有據,依法應予支持。各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已對被告葉瑞友按2001 年度廣東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進行計算的除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失外的其他賠償項目及數額均無異議,依法應予采信。根據當事人確認的原告損失情況,被告葉瑞友、賴永業各負50%為115575元;被告葉瑞友扣減已為原告墊付的醫療費用53019.4元后,尚應支付62555.6元。至于精神損失方面,被告雖有異議,但本案事故造成原告身體受傷,現仍處于植物人狀態,確實對原告日后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極大的、嚴重的影響,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八條第二款,第十條的相關規定,被告葉瑞友和賴永業應對其過錯責任向原告賠償精神撫慰金。綜合本案被告的過錯程度,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造成的后果和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考慮,該款酌定為30000元,由兩被告各賠償15000 元。原告該項的主張過高部分,不符合有關的實際情況,理由不充分,不予采信。另外,被告葉瑞友提出的車輛經濟報失由被告賴永業分擔,及于本案中一并處理的意見,因其意見與本案原告的人身損害賠償屬另一法律關系,且有其他當事人提出異議,且被告在訴訟中亦沒有依法辦理相應的主張手續,故其意見應另行主張解決。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葉瑞友應向原告賠償道路交通事故損失合共 77555.60元。二、被告賴永業應向原告賠償道路交通事故損失合共130575.60元。三、被告葉瑞友、賴永業應對上述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四、被告長城運榆公司應在被告葉瑞友無力賠償時負墊付責任。五、上述債務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六、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 6763元,由原告承擔1826元、被告葉瑞友負擔1826元,被告賴永業負擔3112元。
宣判后,上訴人葉瑞友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判決錯誤。本起交通事故已由公安交警部門作出責任認定,葉瑞友和賴永業負事故同等責任。而原審判決上訴人和賴永業負連帶責任,違反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是錯誤的。二、原審法院判令賠償被上訴人精神損害費三萬元,缺乏法律依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第十條第二項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原審法院對被上訴人的殘疾賠償金已經依照《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辦法》第三十七條第(五)項作出判決賠償。原審法院作出判決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精神損害賠償金 1.5萬,沒有法律依據。為此,上訴人請求依法撤銷精神損害賠償判決。三、人民法院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應當全案處理。上訴人因此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有:1、交通費1440元;2、被交警扣車車輛保管費5110元;3、車輛檢測費、照相費210元;4、住宿費1800元。共計經濟損失8610 元。依據公安機關對該起事故的責任認定,被告賴永業應賠償50%,即4305元。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被告賴永業依法應承擔賠償造成上訴人損害經濟損失4305元,由于賴永業在交警處理時的問話筆錄中,已經清楚地表明了他與楊春燕是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夫妻關系。賴永業應賠償上訴人的4305元,應從楊春燕從上訴人賠償款中扣減。
上訴人葉瑞友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楊春燕辯稱:一、上訴人以《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為理由認為原審不應判決其和賴永業承擔連帶責任,該項上訴請求無法律依據。但是,上述《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第十七條是公安機關對此宗交通事故就責任方面的認定,事故責任的認定是交通違章行為當事人承擔經濟賠償的前提條件及依據,是明確各方當事人在事故中的責任。上訴人葉瑞友混淆了事故責任與連帶責任兩個不同的法律術語。一審法院中“第三項判決”適用我國《民法通則》第130條,有事實根據,有法律根據。二、本宗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被上訴人身體受傷,目前仍處于植物人狀態,無疑對被上訴人今后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況且,被上訴人當時已經孕育一條小生命,正是因為此宗事故,不但導致被上訴人身殘,而且導致這條小生命再無法來到人間的悲慘結局,給被上訴人及其家人都是致命的打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一審法院酌情判令上訴人賠償1.5 萬元精神撫慰金給被上訴人,已經充分地綜合地考慮,就被上訴人方面而言,1.5萬元精神撫慰金對一生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因此,請求二審法院對這項判決予以維持。三、上訴人提及的上述車輛經濟損失8610元,應另案處理,一審法院告知上訴人另行主張解決是正確的;且上訴人的這個主張與被上訴人的主張沒有關聯。綜上所述,一審法院的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被上訴人請求二審人民法院維持一審合法合理合情的判決。
被上訴人楊春燕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賴永業辯稱:葉瑞友要求答辯人賠償其經濟損失4305元理由不能成立。暫不論其請求有否事實,就程序而言,其請求沒有法律依據。葉瑞友和答辯人都是楊春燕起訴交通損害賠償案的被告,依照法律規定,被告可以反訴原告,被告與被告之間不能相互請求。如果葉瑞友認為其經濟損失與答辯人有關,應另案起訴。因此,原審法院判決是正確的。
被上訴人賴永業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佛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佛公(交)裁[2002]385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決定書》的認定,葉瑞友和賴永業對楊春燕的受傷負同等責任,葉瑞友和賴永業對楊春燕的受傷均有過失,二人的過失行為共同地、不可分割地造成了楊春燕受傷的后果,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過失行為損害結果即有可能不會發生。所以,盡管上訴人葉瑞友和被上訴人賴永業對楊春燕的受傷沒有共同的故意,但由于二人的過失行為對損害后果的發生起到了共同的作用,上訴人葉瑞友和被上訴人賴永業對楊春燕的受傷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上訴人葉瑞友認為其不應承擔連帶責任的上訴請求不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且無明確的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關于精神損害費的問題,本起交通事故造成了楊春燕受傷致一級殘廢,現處于植物人狀態,并且造成了當時已有身孕的楊春燕流產,而楊春燕本人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所以,原審根據本案的損害后果和各方的過錯程度判令過錯方支付精神損害費30000元予楊春燕正確,本院予以維持。關于上訴人葉瑞友在本起交通事故中所受到的損失應否在本案中一并處理的問題,葉瑞友和賴永業在本案中同處于被告的訴訟地位,而葉瑞友是要求賴永業對其在事故中所受到的損失予以賠償,并非是要求楊春燕賠償,所以葉瑞友的賠償請求不符合民事訴訟反訴的條件,原審對此不予處理正確。
綜上所述,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正確,程序合法。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763元,由上訴人葉瑞友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麥潔萍
審 判 員 黃 軍
代理審判員 何式玲
二○○三年九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邱雪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和解協議履行后終結破產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刑事卷宗(封面)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