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0)第1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0)經終字第56號
上訴人(原審
被告):中國工商銀行
蘭州市七里河支行。
住所地: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建蘭路82號。
負責人:許廣偉,該支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曹建新,該支行職員。
委托代理人:陳緯,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營業部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
廣東省曲江銀通經濟發展總公司。
住所地:廣東省曲江縣城桃園路B10號。
法定代理人:廖學平,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夏文峰,
廣州經綸
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鋼,
北京金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支行(原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辦事處,以下簡稱工行七里河支行)為與被上訴人廣東省曲江銀通經濟發展總公司(以下簡稱銀通公司)存單糾紛一案,不服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甘經初字第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查明:1996年9月28日,銀通公司經辦人張衛福在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辦事處(以下簡稱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開立一帳戶,帳號為245-106,并預留了銀通公司及其本人的印鑒。同年11月18日,銀通公司經該帳戶解付銀行匯票三張,合計金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整,并將該1000萬元進入上述帳戶內。同年11月20日,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主任何喜向銀通公司出具了三張加蓋有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印鑒,戶名為曲江銀通經濟發展總公司,金額分別為400萬元、300萬元、300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單(該存單格式為中國人民銀行使用的格式,工行七辦給銀通公司出具了“我分理處辦理大額定期存款單一律使用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xx行定期存款單’”的證明),并向銀通公司出具了該1000萬元.存款的進帳單,該進帳單收款人為“工西湖分理處”當日,該1000萬元款項以支款單形式從銀通公司帳戶上轉出,進入同在西湖分理處開立帳戶的
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甘肅分公司的242-105的帳戶上,并由該公司支配、使用。1997年9月13日,銀通公司致函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要求1000萬元存款進行核實、確認,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于同年9月18日在該函上簽署“情況屬實”,并加蓋印章。同年11月21日,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職員程宏利用蘭州紅梅有機晶面裝飾材料廠在該處的帳戶,給銀通公司電匯一年期利息747000元。同年12月17日,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函告銀通公司,協商延期兩個月兌付存款事宜,后因未能兌付,銀通公司遂于1998年4月27日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工行七辦兌付1000萬元的存款本金及其延期利息,并承擔本案
訴訟費用。1998年2月27日,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
人民檢察院對涉嫌挪用公款的
犯罪嫌疑人何喜、程宏
立案偵查。何喜在收審期間跳樓身亡,程宏在逃。1998年9月3日,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1998〉甘經初字第37號民事裁定,中止審理。后經銀通公司向本院提出申訴,本案恢復審理。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銀通公司的1000萬元存款進入被告工行七辦所屬西湖分理處,被告出具了三張定期存單,該存單雖然格式有瑕疵,但被告為此出具了證明,存單
其它實質要件齊備,應認定為有效,被告應承擔兌付款項的義務。被告工行七辦以其進帳單底單的記載內容與原告銀通公司所持存單、進帳單記載內容不符為由,認定原告將存款轉入·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理由無有效證據證明,不予認定。被告工行七辦職員涉嫌犯罪與本案存款關系屬兩種不同性質的問題,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并不影響存單糾紛案件的審理,被告工行七辦應對其職員的職務行為承擔
民事責任。經該院審判委員會研究,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第(2〉項、第(3)項之規定,判決: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辦事處支付廣東省曲江銀通經濟發展總公司之存款本金1000萬元及
逾期付款違約金(自1997年11月21日至給付之日止,按日萬分之四計算〉。一審
案件受理費74712元由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辦事處涌負擔。
工行七里河支行不服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原審既認定銀通公司與工行七里河支行存款關系成立,又認定該1000萬元存款被其經辦人從原帳戶轉出,進入同在工行七里河支行開戶的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帳戶,兩事實認定相互矛盾。事實是該款并未存入汪行七里河支行,而是由銀通公司經辦人從其原帳戶轉出,直接轉入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帳戶內。工行七里河支行出具的存款單是雙方經辦人共謀串通騙取國家公款的行為,是
共同犯罪。原審法院對747000元利息由誰支付未予查清。既然認定款項由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使用,利息又為何由蘭州紅梅有機晶面裝飾材料廠支付。銀通公司從廣東發展銀行
韶關分行高息借入,又低息存入工行七里河支行,其目的就是要收取250萬元的高息,原審對此未予查明。銀通公司與工行七里河支行分別向原審出示了兩份不同的進帳單,原審只認定銀通公司出示的,而對工行七里河支行出示的進帳單未予認定。銀通公司經辦人張衛福多次經法庭通知未到庭,致使本案重大事實無法查清。原審認定事實有失公允,證據的甄別、采信上有失偏頗,請求將本案移送給檢察機關,以追究雙方經辦人的刑事責任,并依法改判,駁回銀通公司的訴訟請求。銀通公司答辯稱:原審認定雙方的存款關系成立有
合法的事實依據。銀通公司將1000萬元款項存入工行七里河支行所屬西湖分理處,該分理處為銀通公司出具了存單和進帳單,并在銀通公司的存款確認函上簽署“情況屬實”的記載,又致函銀通公司協商延期兌付存款事宜,這些事實均能證實存款關系的存在。至于存款關系成立后,該分理處又將款項置于誰的帳戶,交給誰支配、使用,完全由其掌握,并非銀通公司所能控制,不能以此否認存款關系的存在。原審對工行七里河支行的主張不予采信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工行七里河支行以其進出口帳單底單的記載內容與銀通公司所持進帳單內容不符為由,認為銀通公司將款項轉入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帳戶內無有效證據證明,原審
適用法律正確。支付利息747000元的行為,是工行七里河支行職員的職務行為,應有其承擔民事責任,所稱250萬元的高息,沒有事實和證據證實。張衛福是否出庭作證,并不影響本案事實的認定,其它充分的證據已足以證實。主張案件移送,無法律依據。因此,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本院認為:工行七里河支行于1996年11月20日給銀通公司出具的三張一年期的存單,該存單格式雖為中國人民銀行曾使用過的舊格式存單,但工行七里河支行給銀通公司出具了“我分理處辦理大額定期存款單一律使用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xx行定期存款單’”的證明,且該存單上加蓋有工行七里河支行的印章。因此,該存單效力應為合法有效。工行七里河支行以存款單的出具是雙方經辦人共謀串通騙取國家公款的行為,是共同犯罪的上訴理由,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銀通公司持有工行七里河支行向其出具的1000萬元存款的進帳單,該進帳單收款人為“工西湖分理處”;而工行七里河支行向原審出示的進帳單底單上則記載收款人為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對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第(二)項之規定,本院認定存單持有人銀通公司與金融機構工行七里河支行之間的存款關系存在,工行七里河支行應依法承擔兌付存款本息的義務。銀通公司將1000萬元款項存入工行七里河支行,工行七里河支行給銀通公司出具了存單和進帳單,工行七里河支行將款項接收后,又以支款單的方式將款項同臺轉帳給同在其處開立帳戶的西安新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帳上,由其使用、控制,應屬其內部管理的事情,因無證據證明銀通公司指定用資人,因此與存款人銀通公司無關。而且,1997年7月13日銀通公司要求工行七里河支行對存款關系進行確認時,工行七里河支行在該函上簽署“情況屬實”,并加蓋了公章,并又于存單到期后,向銀通公司發函要求延期兌付,這些事實均說明工行七里河支行與銀通公司之間具有真實的存款關系,屬一般的存單糾紛。至于工行七里河支行主張的銀通公司收取250萬元的高息問題,因未有證據證明,本院不予認定。銀通公司否認收到過該筆高息,而且舉證收到了工行七里河支行職員程宏利用蘭州紅梅有機晶面裝飾材料廠在該處的帳戶,給銀通公司電匯一年期利息747000元,該利息與存單上約定的一年期利息相同,盡管該電匯單上付款人不是工行七里河支行,但工行七里河支行職員程宏的行為應是工行七里河支行的職務行為,這說明了工行七里河支行已履行了其兌付存款利息的義務。本案雖涉嫌
經濟犯罪,但并不影響本案當事人民事責任的承擔,即不影響存款人要求存款銀行兌付存款本息的權利,故本案不應中止審理。工行七里河支行將本案移送給檢察機關,以追究雙方經辦人的刑事責任,并依法改判駁回銀通公司的訴訟請求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并無不當,鑒于中國人民銀行已
變更了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原判決相關內容應作相應變動。本院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維持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甘經初字第37號民事判決主文的本金部分。
二、變更上述判決罰息部分為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支行應償付廣東省曲江銀通經濟發展總公司自1997年11月21日至給付之日止的逾期付款違約金(按中國人民銀行逾期付款違約金分段計付)。
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
判決執行,
二審案件受理費74712元由中國工商銀行蘭州市七里河支行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宋曉明
審判員:周帆
代理審判員:沙玲
二○○○年六月一日
書記員:劉靜